精准施策打造全球一流总部经济集聚地

晁 恒
2023-08-15 11:39
摘要

新的时期,深圳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以城市综合体和特色楼宇为主要载体,高标准建设一批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有助于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

提要




总部经济具有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和资本放大效应,产业关联性强、国际化水平高、集聚带动作用大,是体现国际大都市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时期,深圳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以城市综合体和特色楼宇为主要载体,高标准建设一批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有助于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

从总部经济生态圈演化规律来看,一个城市对总部的吸引力以及总部经济发展成长不是由某一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深圳总部经济已蔚然成势,但要打造全球一流的总部经济集聚地,需要政策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持续提升和引导。

总部经济具有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和资本放大效应,产业关联性强、国际化水平高、集聚带动作用大,是体现国际大都市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时期,深圳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以城市综合体和特色楼宇为主要载体,高标准建设一批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有助于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

总部经济生态圈的演化规律

总部经济生态圈是指众多总部在特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演化出的一种巨大的经济价值网络,包括总部群落、供应链群落和市场环境。总部群落是总部企业或者行使总部职能的机构所构成的一类群体,属于指挥者和决策者角色,处于市场价值链的前端。供应链群落是总部群体指挥的对象,包括属于总部企业自身的生产制造环节,也包括为总部企业提供代加工制造服务的其他中小企业群体,是总部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撑实体。市场环境是支撑总部群体职能高效发挥的软硬环境,包括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政管理等,以及市场提供的商务、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网络和平台。

总部经济生态圈具有自身演化规律,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要素构成和结构。在1.0阶段,总部企业呈现零星的集聚态势,主要以本土供应链为主,在城市高端商务区集聚。在2.0阶段,本土总部企业快速成长,同时城市高端商务区开始展现对外部总部企业的吸引力,政府开始注重构建适合总部经济成长的软硬环境。在3.0阶段,城市高端商务区趋于饱和或服务所限,政府在提升软硬环境的同时开始打造专业化的总部集聚区,专业化服务网络开始快速成长。在4.0阶段,总部生态圈发展成熟,总部集聚区更加专业化,布局更加合理化,同时政府软硬环境和专业化服务网络呈现高品质、国际化特征。

深圳作为国内最早开始规划总部经济的城市之一,总部经济发展已蔚然成势,不仅成为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推动深圳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引擎。2022年深圳经认定的市级总部企业数量达335家,较2017年的97家增长2.5倍,贡献税收占全市比重约40%。目前,深圳总部企业可以说形成了两大阵容。第一大阵容是像华为、腾讯、比亚迪这类的生态型企业,这类企业往往一个企业就能代表一个产业,能够带来产业集群的加快发展,带领大量的中小企业去创新。第二大阵容以深圳上市企业为代表,在很多细分行业形成了大量高能级创新型的总部企业,他们是深圳保持城市活力和自主创新的源动力,具有高成长性、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等特点。与此同时,深圳总部经济生态圈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总部群落的国际化特征不显著,与之相匹配的城市软硬环境和专业服务网络仍有待提升;基于“20+8”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布局,各类专业化的总部经济集聚区仍有待加快建设。总体来看,深圳总部经济生态圈处于3.0阶段,并开始向4.0阶段过渡。

把握打造全球一流总部经济集聚地的三个关键

今年4月,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总部经济集聚区布局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圳总部经济生态圈要跨越到成熟阶段,还需着重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

构建与深圳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群落。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要聚焦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立足深圳特点,通过持续努力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根据以上要求,对总部群落进行结构优化和提升。一是从短板切入,补充相关的总部企业;二是加快提升总部企业能级,提升匹配度;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使之成长为总部企业;四是支持现有的总部企业提升能级和拓展业务范畴。

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软硬环境和专业服务网络。总部生态圈从3.0发展到4.0,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总部群落能够全面的国际化,这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城市软硬环境和专业服务网络。目前,深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已跨入国际先进水平。下一阶段的关键,是提升面向国际的一流城市软服务和市场专业服务网络。例如:提供高水平的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城市配套服务;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国内物流服务和国际一流的航运空运物流服务;提供服务总部业务全球化的法律、维权、交易、咨询等市场专业服务网络。

构建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和服务贸易供应链。目前,深圳总部群落及其供应链存在两个方面的短板。一是缺少主导跨国供应链的能力;二是现有面向国际的总部及其供应链主要以生产制造为主,以服务贸易为主导的基本属于空白。未来总部经济生态圈向4.0跨越,必须构建起先进制造和服务贸易都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总部及其供应链群落。因此,要强化总部群落与供应链群落的整体协同、跨国协同。同时,提升总部企业供应链跨国配置能力,大力支持面向全球的服务贸易总部发展。

对深圳打造全球一流总部经济集聚地的四点建议

引导总部经济发展结构和方向调整。总部经济服务于城市战略是构建深圳总部生态圈的基本前提。总部经济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不适用传统意义上的减量或疏解方式,而是需要在增量过程中实现渐进调整。为此,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重把握:一是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集聚度,按照“服务大局、创新引领、全球配置”原则,大力引进跨国公司总部及地区总部、外资研发总部等,如先进制造、未来产业、现代服务、现代金融、商贸、数字经济、创意与工程设计等与深圳产业战略高度匹配的外部总部;二是引导在深总部企业调整经营组织结构,推动总部研发、设计、营销、结算等职能优化,构建跨区域、跨国际“总部+研发+孵化+基地”产业组织模式,引导总部企业设立海外营销中心、生产基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一批专业化总部集聚区。总部经济在空间上呈现出先向中心商务区集聚,而后向其他区域扩散的演进规律。在3.0阶段,由于中心商务区空间饱和以及郊区等周边区域配套环境提升,总部经济开始呈现向周边区域扩散趋势。到4.0阶段,会呈现“中央商务总部集聚区+专业化总部集聚区+一般性总部集聚区”共存的空间格局。基于以上规律认识,深圳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快发展专业化总部集聚区,以承载总部生态圈由3.0阶段向4.0阶段过渡并向周边扩散的总部企业。为此建议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依托现有专业园区构建一批总部经济专业集聚区,形成“总部企业+中小企业供应链群落”联动发展格局。二是聚焦深圳“20+8”产业发展的不足和短板,加快建设一批专业总部经济集聚区。

加快构建国际化的专业服务网络。面向国际的专业服务网络是当前深圳总部生态圈的突出短板。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把握。一是本土培育和国际引进相结合,瞄准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招商、精准培育,推动专业服务网络的完善,保障总部企业各类国内国际业务高效开展。二是围绕特色总部集聚区构建专业服务子网络。比如围绕国际低碳城总部经济集聚区,构建包括新能源产业、安全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建筑产业、低碳服务产业等在内的绿色低碳总部企业专业服务子网络,再如围绕现代物流类总部经济集聚区构建航运物流、跨境结算、国际法务等在内的服务总部外贸出口的专业子网络。三是推动专业服务网络的品牌体系建设。主管部门协同相关行业协会、智库机构、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总部服务标准体系,向总部企业推介深圳服务品牌等。

建立健全总部经济管理体系。加强政府对总部生态圈的管理十分必要。一是建立健全深圳总部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发挥统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管理作用,推动数据互通共享,建立总部经济企业数据库和深圳总部经济动态监测平台,借助社会智库、大数据公司等定期发布总部经济发展评估和监测报告。二是建立健全总部经济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协会、中介组织、产业联盟的积极性,通过举行总部经济论坛、总部政策宣讲会、总部企业联席会等活动,增强总部企业的交流合作。三是加强对总部企业的成长管理。建立准总部企业发现培育机制,及时发现优秀的潜力型企业,推动优质资源和政策的精准灌溉,加快总部企业成长。四是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支持政策。聚焦总部企业发展共性需求,兼顾先进制造、金融、商贸、软件等行业发展点以及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区位差异,差异化设定遴选条件和扶持政策。

(作者系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执行主任、高级工程师)

(原标题《精准施策打造全球一流总部经济集聚地》)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克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