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北京大学与“柏桥讲堂”共设“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举行。这是“柏桥讲堂”首次与高校开展联学共建。此后,北大学子将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足迹,走进“柏桥讲堂”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深化探索促进广东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柏桥实践”。
今年5月23日,“柏桥讲堂”正式开设。其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柏桥讲堂”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教材,突出讲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传播茂名人民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事迹。
依托柏桥村现有资源,按照有阵地、有制度、有标识、有师资、有课程“五有”标准,“柏桥讲堂”致力于打造集理论宣讲、现场体验、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思政讲堂。党组织怎么增强活力?乡村文旅和集体经济怎么激发动能?围绕种种与时俱进的思索,截至目前,“柏桥讲堂”累计举办120多期培训班,5000多名基层党员干部于此进行“脑力激荡”、交流学习,并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大学生平时接触一线实践的机会不多,通过联学共建,可以让他们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感情留在大地上,实现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李喆看来,“柏桥讲堂”是铸魂育人的好阵地,能够唤起当代青年人才扎根土地、报效祖国的情怀和信念,不仅加强学生政治能力、社会实践素质的培养,也可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道添智赋能。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柏桥讲堂”是一场融合“看、听、品、走、问”的“行进式研学活动”,亦像厚植茂名、枝繁叶茂的古荔枝树一样,焕发旺盛生命力。它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柏桥村考察调研点(根子镇荔枝种植园、根子镇柏桥农创园)为主线,连接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一圃一馆一址”三个国家级荔枝产业平台和甜美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的精品路线,通过丰富学习载体,使党的先进理念在茂名大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柏桥实践馆既浓缩乡村振兴道路上“柏桥实践”的经验做法,也集中展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显著成效。
沉浸式体验、情景式学习是“柏桥讲堂”鲜明的教学特点。在中国荔枝博览馆和柏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其设置固定讲堂,开展理论讲解、经验分享等课程;在沿线移动讲堂,其将课程设置于田间地头、荔枝树下,让致富带头人、优秀村支书、乡村运营师等走上讲堂、各展所长、各抒己见,共话共谋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财富密码”,将从一线带来的产业发展经验,再更好地回馈到基层里去。各地党员干部纷纷来到这里,悟思想、看变化、谋发展,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重托。
不少“柏桥讲堂”的学员都感慨,其课程形式新、内容实,学思践悟,获益颇多。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经常担当讲解员,为学员介绍柏桥村的生态保护,大家由对“种植园如何保护千年古树”产生的兴趣出发,体会到保护古树和生态的意识与方法。茂名市信宜市东镇街道礼垌村党总支部书记黄云燕在这里明确对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信心。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尚塘村党总支部书记黄俊杰从中学习到产业繁荣的具体方法,对其村龟苓膏产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茂名市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何达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大家到柏桥村学习荔枝、龙眼的保鲜、加工方法,也带来新视角、新发现。比如,一次现场教学中,一名专家的观点就切中合作社研发存在的痛点,让自己了解微生物、自动化等新技术。据介绍,未来茂名将建立“1+3”师资库和“1+N”精品课程体系充实“柏桥讲堂”,即开发《“一四五”工作机制与茂名乡村振兴》《茂名农房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与特色产业发展》等N个课程。
“作为‘柏桥讲堂’的学员,对我个人来说,收获是巨大的。”茂名市博贺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务干部李怡告诉记者,“柏桥讲堂”授课新颖、针对性强,它不局限于书本和幻灯片上的理论“投喂”,而是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开放式参观实践中,让学员摸清产业发展脉络,这种方式能够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李怡认为,“柏桥讲堂”值得每一位党务干部走进来,每一次走进来都能从中收获。就她的经历而言,参与“柏桥课堂”,得到精神激励、焕发工作动力。
“首先,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次,在课堂现场教学环节中,我更多了解柏桥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可以带来新的工作灵感和思路。柏桥村将党组织建在荔枝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这指导我更准确地找到国企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与‘人民铁路为人民’精神理念的结合点。党员更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悉知运营情况。”李怡说道。
茂名是广东全省首个农业总产值超千亿且连续三年超千亿的地级市。作为粤西综合性枢纽城市和沿海重要港口,其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级经济区的交会处,也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李怡的工作单位博贺港铁路,以打通海铁联运为货物进出茂名港提供大能力通道,对于扩大茂名对外贸易的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均具有重大意义。
李怡在广州上大学,择业时,许多同学都留在珠三角,她却很确定自己要回到家乡茂名。茂名于她,是越来越浓厚的“生活幸福感”。乡村振兴事业让大家的生活水平切实提升,夜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各式新业态也在茂名逐步萌芽。在成长过程中,她看到茂名绿化、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日新月异,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道路的畅达。如今,茂名联结内陆腹地的高铁便利,博贺港铁路也为粤西尤其是临港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加速茂名“向海而兴”、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的步伐。
今年是茂名荔枝大年。柏桥村荔枝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电商通路兴旺。珠海还向茂名捐赠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荔枝专用保鲜移动装备,令荔枝在存储20天后仍达到99.8%的好果率,延长保鲜期。小荔枝逐渐成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以及广东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学习标杆。李怡感受到,茂名的高人气、高客流让村民更有精气神了。“这是前所未有的改变。能看到当地人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也更有信心和活力了。”这种精神面貌也在不断焕新乡村振兴的动能。
“我是公司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同为95后的茂名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务干事陈丽,则通过“柏桥讲堂”更系统化地认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情况。在“柏桥讲堂”中,她不仅接触到党建基础业务的具体培训,也收获到良好的党性锻炼。“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广泛,学习态度也更为主动了。”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笔记,一节来自深圳讲师的“抓好基层党组织生活及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课程让她印象深刻。“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在工作中,除却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持续钻研新的先进思想。”
大三时,党员家庭出身的陈丽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毕业两个月后,她从事着热爱的党务工作。对于“柏桥讲堂”,她发自内心地喜欢,期待以后还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她珍惜的,是学习过程中亲切鲜活的一线声音和“人与人的思维碰撞”。“我是从小乡镇走出去的,学到知识以后,最想回到家乡。”陈丽表示,自己曾为贫困生,在广深虽有别的机会抛出“橄榄枝”,但茂名的工作对她来说,吸引力、归属感更强。“这里养育了我,我也想成为乡村振兴建设事业的坚定一员。”
(原标题《“百千万工程”,广东在行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柏桥实践”,实现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