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圳学习》书评 | 东西方视野交错中的深圳城市研究
袁园
2020-08-15 11:13

《向深圳学习: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从经济特区到模范城市的试验》 [美]马立安 [美]乔纳森·巴赫 [加拿大]黄韵然 著 王立弟 译 海天出版社 2020年7月版

深圳,作为中国最成功的经济特区,自其诞生以来,就持续引发全球瞩目。2017年,英国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刊发长文,公开指出“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这个判断,不仅将深圳推向了城市研究的热点议题,而且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崛起和中国经验的重要范本。因而,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倒置——40年前,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中国通往世界的窗口;而40年后,今天的深圳则以其创造的“头号成功”典范,成为了世界理解中国的窗口。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2017年首先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以英文出版的《向深圳学习》一书,可谓“无独有偶”,与《经济学人》的宏文形成了颇有分量的学术共振,并作为第一本聚焦深圳的英文研究著作在国际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切反响。而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2020年,深圳的海天出版社将其翻译成中文出版,无疑将进一步推进深圳研究的海内外交流,以及“深圳学”在学界的建构。

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在东西方多重视野、多门学科交汇的“凝视” 过程中诞生的产物。首先,其起源来自于2011年的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一次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深圳+中国、乌托邦+国际网络”,另一次是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的一个活动版块——“向深圳学习”;其次,三位主编的身份和专业背景也充分体现了“在地/抽离”的张力和东西方视角的交融性。其中,马立安是一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艺术家,自1995年来到深圳后,已经将她当初调研的“田野”变成了家园,在这座城市安营扎寨、介入式生活、研究了25年;而黄韵然的生活和学术轨迹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流动趋向——是一个在美国西岸学术重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助理教授的华人,也同样拥有东西方两地的生活、研究背景;而乔纳森·巴赫则是美国东岸纽约新学院大学全球跨领域研究项目的主任,其过往的研究涉及了深圳城市建设、城中村、都市想象等一系列议题。

因此,无论是从出版缘起还是合集主编的学术背景来看,都暗示了《向深圳学习》一书的特殊性,即这既不是一本纯粹西方视野的“管窥式”或“夹生式”的中国城市“文本研究”,也不是由深圳人书写的推广之作。虽然总体而言,《向深圳学习》正如其书名所直接传递的,是一本肯定深圳发展成就并试图从中寻找经验模式的“主流”叙事,但是它更着力于“学术”的定位——试图在繁复的历史文献、地图、规划的勾陈中,在人类学式驳杂的生活实践、生命感受及个体生命史中,检视一座来自“红色中国”的奇迹之城得以壮阔崛起的种种复杂性和明文正典之外“不可言说”的重要关节。其中既包括政府部门的种种规划、政策作为,又包括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衍生、自我调适;既包括官方的条文规范和边界划定,又包括理据边界外的各种“权宜之策”。

以马立安为首的主编在这本英文首发的重量级深圳研究著作中,展现了一个扎根现场的“中国通”对中国行政体制和国家治理框架中各种门道的熟稔。政府体系、户籍制度、城乡二元、行政层级、精神文明等等独属中国行政话语系统的要素,都成为透视深圳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从有到改,从改到成就的“透视镜”。另外,对于当下体制下着重塑造“样板”来进行城市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模式,也有相当程度的深刻理解和论述。

不过,或许是马立安作为深圳大学《世界建筑导报》编辑的身份,以及深圳本土“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的广泛学术影响,《向深圳学习》对深圳的研究在篇章配置上,显示出对于城市空间较为突出的关注,虽然也涉及了主政官员行政创新(第二章),“深圳精神”(第四章),公共卫生体系(第九章),但全书主要部分或多或少都与城市的空间规划和空间动态演变紧密相关,例如:深圳城市蓝图和行政区划(第三章)、城中村空间(第五章)、深港边界与二线关(第六章)、大芬村(第八章)、宝安国际机场(第十章)。

熟悉建筑史或城市建筑设计的专业读者大概都知道,1972年罗伯特·文丘里、丹尼丝·斯科特·布朗和史蒂文·艾泽努尔合作出版了《向拉斯维加斯学习》这一经典著作,以拉斯维加斯在城市建筑和规划上的芜杂包容、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倡导某种针对“精英主义”的变革,在当时颇具有某种激进的社会革新意涵。马立安在其亲自撰写的第二章也对深圳建市的大胆创新举措进行了极为细致地梳理和阐述,字里行间之外可以看出隐含的赞赏和认同。然而,无论是政府倡导还是空间规划,于深圳的“奇迹般”发展而言,固然非常重要,但对深圳更为关键的转型,即从“世界工厂”转型为《经济学人》笔下“创新温床”的跨越,则有略显聚焦不足的遗憾。

当然,每一本著作都有其历史性和尚不及着墨之处。《向深圳学习》已经展现了编者同时立足全球与在地的跨域视野、扎实的历史文献梳理功力以及人类学式城市研究的学术温度。对于理解深圳的过去与当下,推动未来的深圳研究,此书都具有极为重要、不可回避的参考价值。

《向深圳学习》亮点

1.本书英文原著于201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出版后曾引起很大轰动,是西方世界了解深圳的重要读物,也是中国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绝佳窗口。

2.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作序。美国文化人类学学会前主席冯珠娣(Judith Farquhar)、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戈登·马修斯郑重推荐。

3.来自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多位中西方学者,分别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乡村城市化进程、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公共医疗体系建设、航空交通运输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调研写作,可谓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和成果的西方学术性调查报告。

4.深入城市神经末梢采集第一手调研素材,结合长居深圳的切身经历,从微观层面出发,对深圳多个领域的发展脉络提出了有别于宏观叙事的解读,作为对主流声音的补充。

5.既肯定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远见卓识和执行魄力,也看到了其落地实施过程中所触及的时代难题;既强调了特区领导寻求突破的大胆创新,也指出了探索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局限。

6.书中附有相关历史图片、古地图,以及作者特制的插图,直观呈现作者观点。

主创团队

●主编简介

马立安,人类学学者,从1995年开始在深圳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20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深圳的建筑、城市规划及人文变迁,尤其是城中村的组织形态和文化底蕴,对深圳的城中村历史变迁颇有见解。在福田城中村居民的眼里,她不仅是“中国通”,更是“福田通”。如今,她对深圳主要城中村的历史文化研究已经获得了业内甚至本地居民的认可。她的研究活动包括在深圳白石洲创办“握手302”艺术空间,并同深圳飞鸟剧场进行合作,旨在深圳不同社区以艺术的方式探索文化地理的可能性;她的博客“深圳笔记”对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戏剧评论》《东亚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香港特刊等。旁观者与亲历者的双重角色为马立安带来了更多体验与思考,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解析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

黄韵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和艺术史助理教授。她从事现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历史的研究,特别关注有关原作,原创作品的赝品、仿品、临摹和伪作等方面的问题。她研究深圳大芬村的专著《凡·高的订单:中国和现成品》(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4年)2015年获得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约瑟夫·莱文森图书奖。她其他关于深圳的研究还有关于深圳华大基因的研究报告。目前她在撰写一部关于18世纪和19世纪广州外贸绘画史的著作。

乔纳森·巴赫,纽约市新学院大学全球研究系的教授。他的作品着眼于德国和中国的社会转型,重点关注记忆、物质文化、城市变化、空间和身份等问题,著有《遗存:德国与社会主义过去的日常遭遇》(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7年),是《城市重新中心化: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全球突变》(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20年)的联合编辑。他的有关深圳的研究作品包括《深圳:城市建设,重建主题》《现代化及经济特区的都市想象》《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深圳经济特区里的城中村》等。

●译者简介

王立弟,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及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及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学科带头人。

延伸阅读 :

《城中村:消失中的城市》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主编 深圳报业集团出报社 2020年八月版

本书从深圳城中村的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切入,介绍了白石洲、坑梓、笋岗村、桂庙、湖贝等地方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所呈现出不同发展脉络,记录快速发展的深圳背后多元而富有层次的社会含义,也在更长的时间和更丰富的空间层面细腻展现城市的历史切片。本书希望带读者走进城中村,并一起思考其中的空间、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系统性问题。在城中村内,人们可最直接地感知家谱的存在,以及构筑城市的各组社会基因。本书作为《深圳新家谱》丛书之一,通过对传统“家谱”的当代诠释和扩展,从个体尺度视角逐步切入家庭、社会和城市空间,呈现一些理解深圳城市发展的文献和人文价值,促进这个“移民城市”的贡献者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

《深圳中轴线:中心区变形记》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20年八月版

深圳中心区,是当代深圳发展的起点,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当代深圳的中心——它不仅仅是这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每位来到深圳的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不管是市民中心的大屋顶,还是南北广场巨大的尺度,或是周边的明星设计师的建筑群。这些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甚至就连星巴克的纪念咖啡杯也会用市民中心的图案来代表深圳。本书通过联合写作的方式对中心区的空间进行解读、评论和创作,将藏匿的历史故事一层层剥开。本书作者用个人体验的方式介入城市空间,用文字促成对城市、文化和空间的意义理解,同时用插画的形式再现历史,呈现了具有时间感和空间感的城市读本。

编辑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