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南山|南山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绘就市民幸福底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2023-08-09 10:34
摘要

为迎接2023全民健身日,南山区多渠道持续发力,通过举办线下赛事活动、推动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派发体育运动消费券等全民健身服务,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促进辖区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旋转跳跃、双臂挥动、翻飞的跳绳时而舞出优美弧线,时而在运动员的高速甩动下“消失”......南山区跳绳协会在“全民健身日”活动现场带来的花式跳绳《绳动青春》表演精彩绝伦,让在场观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南山区于8日上午在南山文体中心举办2023年深圳市“全民健身日”活动南山区分会场启动仪式,现场通过拉丁舞、花样跳绳、柔力球、武术等不同体育项目的展演,为观众呈现体育健身带来的活力。

为迎接2023全民健身日,南山区多渠道持续发力,通过举办线下赛事活动、推动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派发体育运动消费券等全民健身服务,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促进辖区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  法治推进全民健身

活力劲爆的拉丁舞、热闹轻快的广场舞、行云流水的传统武术......活动现场,丰富多样的展演涵盖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各年龄层的运动项目,让全年龄段观众都可沉浸式感受体育项目带来的快乐。

“经常练柔力球,我的肩周炎也有所改善,和大家一起健身很开心。”南山区柔力球协会成员张女士和记者分享道。南山区柔力球协会在现场展示的《我们都是追梦人》柔力球表演,是今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审定并向全国推广的第二套柔力球大众套路,整套动作健身效果好,艺术性强,动作编排科学,运动量适中,很适合老年人锻炼。

“我现在不仅跳得快,还能跳出花样来呢。”表演《绳动青春》花样跳绳的小朋友告诉记者,她在文体中心学跳绳已有一年多,进步飞快。“像跳绳这个项目,深圳推广得特别好。从一开始的学校、再到社区、发展到现在全民都来参与。我们协会也会定期组织去街道、小区,免费教大家跳绳,让居民参与其中。”南山区跳绳协会工作人员邓崧标告诉记者。

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体育消费券每日派送

南山区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深入基层,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传播积极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免费向公众开放体育场馆和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发放体育消费券等多重惠民措施,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浓厚社会氛围。

“暑期来游泳的人数明显更多了,大多数都是小朋友,南山文体通上可以预约8日当天的免费游泳,附近的居民都很积极。”南山区文体中心游泳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山区共有39家体育场馆于8月8日特定时段免费向公众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限时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外,南山区还会每日派发体育消费券。2023第三届南山区体育消费季上新冰雪、水上运动专场专项消费券每日12:00开抢,市民可进入南山文体通小程序,点击主页的“南山体育消费季”入口,或者冰雪、水上运动专场消费券入口即可参与。消费券可在阿尔卑斯冰雪世界、滑雪场、游泳馆、潜水馆等体育场馆使用。

6折券、满100减40、满200减80......这些满减消费券在活动期间,每天13:00和19:00准时在“南山文体通”微信小程序上发放,适用于支持优惠券的南山各大体育场馆(冰雪、水上、乒羽等),可用于全部时段的在场订场和购票使用,深港两地市民均可参与领券。

一键预约运动场地 全民健身乐在其中

全民健身日期间,深圳市各区共推出线上线下活动60余项,包括亲子绿道跑、健步行、欢乐骑行等等,70余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日前,深圳各大学校对外开放体育场地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锻炼。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可以线上一键预约,方便快捷,真正地让家门口“沉睡”的体育场地“活”了起来。

南山居民可通过“i深圳”或者“南山文体通”小程序订场地,点击首页中体育场馆或校园场馆预约进入订场列表,在订场列表中选择场馆以及运动项目,预定成功后,通过场馆页面内“一键导航”功能可直接导航到预定场馆,非常方便快捷。

记者通过“南山文体通”小程序了解到,南山区开放的体育场馆包含游泳、滑冰、羽毛球、马术、赛艇、攀岩等15种运动类型,充分满足市民健身锻炼的多样化需求。家住白石洲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会在周末去附近的南山中英文学校打篮球,“走路十分钟就能到学校,周末和朋友一起约着打篮球也方便许多。”

“我们羽毛球馆基本都是订满的,特别是下午和晚上的场地,大家习惯下班约着朋友一起打打羽毛球,锻炼身体嘛。”南山区文体中心羽毛球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入暑期,羽毛球馆的热度持续升温,周末和工作日晚上的场次一票难求,要提前多天预定才有空位。

南山区自2015年至2022年,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包括健身嘉年华、体育项目展演等在内的“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受到了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举办线下赛事活动、推动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派发体育运动消费券等全民健身服务活动,丰富科学健身指导供给渠道,积极引领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健身,热爱运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