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各地文化场馆持续爆棚,各大省市博物馆一票难求,国博等场馆更是挤满了来自祖国各地的研学团。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去博物馆的目的都是那么单纯,有些人除了欣赏文物、学习文史知识之外,还夹带着一些“私货”。
收58元去博物馆玩“剧本杀”
晶报记者发现,最近在网络上有不少活动组织方,以“剧本杀”等收费活动的形式招募市民进入深圳各大博物馆。记者日前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有民间机构以“博物馆剧本杀”的主题在网络招募成员,该账号博主在推广页面写道:“此为个人设计原创活动,可以理解为简版博物馆剧本杀。”活动形式里写着“与博物馆展览相结合,设置一些谜题,在解密的同时学习历史,同时观赏博物馆精美的文物。分队PK解密,内奸设定,狼人杀,跑男结合”等几项内容。收费定价为每人58元。从该账号所发布的历史记录来看,该机构已在深圳组织超过20场活动,活动主要在南山博物馆和深圳博物馆举行,最近的一期招募是8月13日下午即将在南山博物馆举行的“社牛大作战”。
网友质疑是否合规
在该账号往期发布的内容下面,有网友发出质疑:“有征得博物馆许可吗?”博主并未正面回复这些问题,而是回答“自己组织的活动”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看展”。针对网友“不会影响博物馆秩序吗” “看到‘跑男结合’几个字出现就感觉不妙”的问题,博主回复:“我们不会移动破坏博物馆内部的物品,也不会在博物馆出现大多数人聚集。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是个旅行团或者研学,进去看展。只不过我们的设计、形式会比较特别。因为是自己设计的,也算深圳首创。”
▲深圳博物馆实行预约制进馆,并向公众提供团体预约讲解等服务。(深圳博物馆供图)
■回应
不可借助博物馆场地开展有偿活动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深圳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王彤,王彤告诉记者,“之前发现少数社会人士未经申报,私自在博物馆展厅开展收费性讲解、教育活动和写生等,造成部分展厅人员拥堵、环境嘈杂,严重扰乱展厅正常秩序,影响观众参观,且造成安全隐患。一些讲解和介绍内容严重失实,也误导了观众。”
王彤表示,目前进馆实行预约制,并向公众提供定点讲解、团体预约讲解、语音自助导览、扫二维码听讲解和扫二维码看视频讲解等服务,从未委托或同意任何机构在本馆开展收费性讲解和教育活动。但对于确因相关需要,社会人士在深圳博物馆展厅组织开展讲解及教育活动的,该活动必须是公益性的,并要提前7个工作日在深圳博物馆官网下载、填写《社会人士在深圳博物馆展厅组织公益活动申请表》以及相关材料证明等进行申请,审批通过后才能进馆开展活动。
记者从深圳博物馆官方网站上了解到,早在2019年7月,深圳博物馆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人士在深圳博物馆开展讲解、写生和教育活动的通知》,其中《社会人士在深圳博物馆展厅开展公益活动暂行管理办法》里明确规定“未经深圳博物馆允许,谢绝任何社会人士在本馆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讲解和教育活动。”
据悉,深圳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一家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向市民观众提供的参观等各类服务均为免费,举办的所有讲解和教育活动均为公益性的。
编辑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