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名单公布,10部作品呈现出史诗性追求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8-08 21:14

8月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了第五轮投票,产生了东西《回响》、鲁敏《金色河流》、葛亮《燕食记》、胡学文《有生》等10部提名作品。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协主办,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文学繁荣而设立的国内含金量最高的文学奖项之一,每4年评选一次。自1982年初评开奖,茅盾文学奖在国内已走过10届,产生了48部长篇小说获奖。其中,作家张洁是唯一两获得该奖的作家。

在茅盾文学奖走过40余年历程中,反映出我国文学审美范式的发展演变。本届茅奖入围名单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对此,记者采访到深圳市作协副主席、广东省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家于爱成。他认为,本届入围的10部作品呈现出“稳健”的态势,且各有书写领域。“革命历史、新山乡巨变、民间生活史、民营创业史、雪域奇观、西域神话、都市人性等等都有涉及,显示出足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时,于爱成认为入围作品多具有史诗性倾向。“长篇小说的史诗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作家始终不渝的追求,直到今天仍并未改变,包括评价标准也是如此,因此评委们也就相应有着明显的史诗偏好,这也是个茅奖的传统了。”

而对长篇小说史诗性的追求,让现实主义成为了写作形式的主流。“当然,当下的现实主义,已经是一种多元的现实主义了,经历现代主义文学启蒙和受到相对系统的文学教育的文坛当红的这批作家,如先锋小说家的孙甘露、东西、鲁敏、魏微、葛亮,也包括乔叶、胡学文等,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作品为读者们所熟识,这次他们的长篇作品也呈现出成熟技艺之上的有所变通,刘亮程、杨志军等的奇幻想象与个人哲学等也广为人知,并拥有自己的稳定的读者群。乔叶、胡学文等扎实的写实功力与对普通人的世情、人情的深谙关切也是他们的特点。”

于爱成认为,从人文关怀、历史感、文学审美、语言的创造性来打量,这些作品各有亮点。而入围的作家都是近年来活跃在文学界,常有新作推出,是有所突破的“实力派”,大致能反映过去几年国内长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很期待广东进入前十的作家这次能够拿到奖项,从1997年刘斯奋《白门柳》获奖至今,广东已经等待和准备了26年。”于爱成说。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

(以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为序)

(原标题《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名单公布 10部作品呈现出史诗性追求》)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