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年龄五十,免疫年龄能四十吗? 我国首个免疫年龄大数据成果发布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文/图
2023-08-08 10:12

时间是平等的,但衰老不是。人体衰老往往伴随着免疫衰老,调理免疫年龄能逆转衰老吗?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免疫学会理事长、普锐生物首席科学家尹芝南教授和科研团队正在揭晓这个答案。

近日,我国首个“免疫年龄”计算模型以及免疫大数据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Phenomics》发布。这项被形象地称为免疫年龄1.0研究的成果揭示了免疫系统衰老程度和生理年龄并不匹配的现实。目前研究还在持续深入,8月6日,尹芝南教授领衔的免疫年龄2.0研究正式启动。

尹芝南教授与专家们一起讨论。

科学家提出“免疫年龄”概念

近日,《中国健康成人外周血T和NK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衰老评估》的研究论文在《Phenomics》期刊发表,这标志着生物免疫年龄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尹芝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伊昉教授、暨南大学罗钧洪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培松教授和普锐生物总经理兼CTO 贾正虎博士为文章共同作者。

尹芝南教授是此项研究的发起人。从美国耶鲁大学回国任教的尹芝南教授喜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免疫力检测。尹芝南说,“在美国,当把车开到车行,车被吊起来,车行的报告会告诉你,发动机还能用几年,轮胎还能用几年。我每年做体检,也特别想知道我心脏的寿命还有多少年,脑袋还有多少年。那能否知道人的免疫年龄,能否调理免疫年龄来逆转衰老,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人体衰老往往伴随着免疫系统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免疫衰老。许多研究都集中在疾病和衰老中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上。然而,有些人的免疫系统的衰老程度跟生理年龄并不匹配。50岁时,人体免疫衰老程度可能是40岁,也有可能是80岁。

尹芝南说,因此科学家提出“免疫年龄”的概念。这是一项能够综合评估并量化个体免疫系统衰老程度的新指标,可以准确地了解人体免疫状态,为预测和管理疾病和死亡风险提供更多信息。

免疫年龄是可科学测量的生理参数

据悉,我国首个“免疫年龄”计算模型以及免疫大数据成果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平台,通过对其外周整体免疫功能数据进行分析,以免疫大数据为基础,运用AI人工智能算法,计算出免疫年龄拟合模型。

本研究项目调查对象一共76477人,分布在全国多个城市,包括来自深圳的调查对象,在普锐生物实验室接受了血液检测。研究详细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20岁到88岁健康个体的T、NK细胞亚群、表型和细胞分化状态,建立了36个免疫参数不同年龄的参考值,并建立了“免疫年龄计算模型”,确立了其中10多 个参数与“免疫年龄”更为相关,相关成果已申请了专利。

这项研究免疫衰老建模研究是为证实“免疫年龄”与“生物年龄”差异提供见解的规模最大的研究之一;也是首个在中国人群中进行大样本的年龄与性别的相关性及免疫细胞功能差异的研究。

这项研究成果被形象地称为免疫年龄1.0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伊昉教授说,这一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免疫年龄”计算模型,免疫年龄是一个可科学测量的生理参数,在衡量中国人群的免疫健康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普锐生物总经理兼CTO贾正虎博士说,“免疫年龄研究是揭示个体免疫功能状态和预测衰老的关键窗口,对于精准医疗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这项研究公司已进行了多年。”

科学委员会聘书颁发仪式举行。

免疫年龄2.0研究正式启动

中国人免疫力研究的探索之路并没有停步。8月6日,尹芝南教授领衔的免疫年龄2.0研究正式启动。为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创新发展的步伐,普锐生物特聘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斌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沈南教授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张毓教授五位免疫学领域顶尖专家成立科学委员会。

尹芝南说,免疫年龄研究是关系整个人类、特别是14亿中国人健康的一件大事,我们希望为世界贡献一个中国人的数据库,希望更多社会力量一起来关注。

(原标题《生理年龄五十,免疫年龄能四十吗 我国首个免疫年龄大数据成果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发布》)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