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直播,到底是创新变革还是无奈之举?
文化在线
2020-08-14 19:06

自疫情蔓延以来,前所未有的孤独席卷全球。社交隔离之下,人们开始探索新型互联方式,而直播无疑已成为一大热点。不甘寂寞的艺术家紧跟时代步伐,纷纷转行当起主播。

因防控疫情的需要,今年艺术直播平台纷纷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上百家艺术机构先后进行直播。封闭的线下,开放的线上,艺术直播正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艺术圈出现直播“热”

4月19日,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了历史——“同一个世界:团结在家”(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线上演唱会全球同步直播,Lady Gaga、Billie Eilish等诸多巨星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着实在21世纪体验了一把互联网版“天涯共此时”。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演出嘉宾 图/时尚芭莎艺术

这场线上演唱会在超过十家平台同步播出,募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善款。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和震撼的音效,也没有观众的欢呼和躁动的气氛。但毋庸置疑,这场伟大的直播为隔离中的寂寞灵魂注入了一剂抚慰心灵的清流。

疫情期间,画家陈丹青也参加了多场直播。5月16日,在闭馆百余天后,位于浙江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恢复开放,陈丹青在抖音直播导览,对馆藏品逐一介绍,引来众多网友点赞评论;5月19日,他出现在山西博物院的直播现场,站在娄睿墓壁画前和网友们分享他对北朝墓葬壁画的看法,吸引了近6万网友观看;8月8日,他和杨飞云联合主持一场名为“徐岩的北京”的画展,在“看理想”“在艺云”“艺典中国”同步直播。

浙江乌镇的木心美术馆 图/悦景设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事件,艺术界不应缺席,也不应沉默,但如何现身、如何发声却成为一个无法靠常规方式去处理和解决的问题。2月29日、4月26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快手平台合作,推出两场汇集海内外众多音乐家的线上音乐会《良乐》,包括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在内的诸多大咖亮相,一时成为热点,累计观看人数和点赞数均超过百万,获得了“出圈”的好评和影响力。

“在家待了好几个星期,无法参加现场的音乐或者看到任何的展览,那可能是大家最失望、最压抑的一段时间。虽然这是一个线上活动,但还是把大家聚集到了一起。”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说,“这个项目最好玩的是大家同时在线上观看。虽然物体、空间不在一起,但其实是有一种参与感和社群感的。”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快手合作的音乐会 图/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其实,艺术直播并非新生事物。一些艺术网站自2017年起就开始对国内的艺术展览开幕式、研讨会及重要的学术会议进行直播;一小部分专业艺术理论教师、理论家、批评家从2018年起,开始借助网络扩大传播自己对国内外美术史的梳理和理论研究;国内的个别策展人也从2018年起,对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双年展等大型国际艺术展事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导览。

让-吕克·戈达尔Instagram直播 图/时尚芭莎艺术

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美术史论系副主任吴克军认为,因疫情防控的要求,家和书房作为最后“安全的港湾”的作用被充分开发,被利用为新的工作场域。艺术直播由是一夜间蔚然成风,甚至开始取代传统的艺术教育、艺术传播、艺术经营方式,转型为新的形态——在线化。实现了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实体向虚拟的转移,由面对面到隔屏而视的转移,并初步形成了几个在线直播板块:艺术教学(包括学校和艺术家个体)、艺术展览、艺术评论、艺术会议、艺术讲座、艺术品销售(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以及广义的艺术娱乐(主要以短视频为主)。艺术直播在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上位为主角,维持着艺术领域的正常运转,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艺术直播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据报道,疫情期间,抖音平台上已开展超过5000次艺术直播课堂,有近1000位艺术家在抖音直播艺术教学,直播时长超过6000小时。短视频直播,让相对冷门的艺术形式以日常化的形式再度被“看见”。理论上说,直播为“人人都是艺术家”提供了保障,也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直观体现。

当下大部分的艺术直播似乎不存在技术门槛,腾讯、快手、B站、抖音等直播平台几乎实现了无障碍操作,使得直播平台像一个不设防的城市一样任人进出,短时期之内大量主播涌入,蔚然成风,人人皆主播。

弗朗西斯·毕卡比亚,布面油画 图/时尚芭莎艺术

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赵子龙认为,艺术行业能够主动拥抱直播,是观念的一大进步。直播是大众化、娱乐化的产物,而“艺术”的主流观念仍然是精英的、专业的、小众的。如今为疫情所迫,艺术家开始加入直播,这意味着一直以来的“雅俗之争”正在淡化,艺术大众化的趋势是必然。

在直播过程中,美术馆馆长与艺术家坐镇直播间,亲自讲述每一个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将艺术家真正的展现在大家眼前,这时大家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能让观众看到原来艺术家也有烦恼:会和普通人一样追剧看综艺打游戏;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懊恼;也会因为柴米油盐吵架…展现出艺术家凡人的一面,从而拉近艺术家与观众的距离,让美术馆、艺术品变得更加年轻、亲民化。

主播在讲解艺术作品 图/吸馆ART CENTER

“艺术直播成功的标志是流量而非文化深度,甚至文化深度可能构成直播成功的天堑。”吴克军分析道,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存在着两面性,艺术直播作为一种新形态呈现出利弊相兼的特征。

一方面,低成本、低技术含量促成了介入的便捷,保障了参与度,艺术直播成为只要有意愿便可实施的简单行为,无疑显现出相当的亲民性,大幅度提升了传播效率和传播广度,使其成为一个全民行为艺术。

另一方面,低门槛、无限制必然会催生爆量的艺术直播,同时必然导致良莠不齐,大量的直播不具有知识性或知识的连贯性;海量信息造成选择的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不加限制的生产会造成低存活率甚至生产无数的“直播僵尸”;基于人们对观看直播的耐心考验,离场率将成为艺术,尤其是艺术理论系统性传播的最大障碍。

直播“带货”拯救艺术市场?

说到直播,自然离开不开“带货” 。如今,艺术圈也加入到这股“热浪”之中。

不过,不少人认为高雅的艺术与以“价格”为噱头的直播实在过于不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直播会给艺术品带来更多的关注,直播带货会促进新一轮的艺术普及,直播必将会把艺术普及给更多的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艺术项目“园音”场景 图/中国文化报

然而,相比早已动辄拥有数十万、上千万粉丝的日用百货类直播带货,艺术圈中的直播显得黯然很多。因此,直播带货这种模式目前虽然火爆,但是否能够无缝移植到艺术品拍卖市场尚有待观察。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不仅是因为国内审美教育基础的薄弱所导致的大众对艺术品的需求不大,还因为线上交易很难营造线下的体验感——与线下购藏相比,看不到实物使藏家无法鉴定真伪。

直播带货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不能说一定不行,但很难。尽管艺术主播能通过的专业解说和实时互动来帮助用户鉴别真假,但主播们的公信力尚未建立,传统藏家依然会更倾向于在展厅中观摩拍品,线下交易仍旧是主场。

莎士比亚戏剧专家Robert Myles连线直播读莎翁剧作 图/时尚芭莎艺术

“要客观、理性看待‘艺术+直播’:纵然是观念的进步,但未必意味着就真的能够一举‘拯救’艺术市场。”赵子龙称,当下直播已经是资本游戏,这场资本游戏里,没有为艺术市场安排席位。艺术市场的库存问题并不能通过直播的手段来解决,原因在于,库存问题只是表象,其根源问题是供需关系。

吴克军认为,业已蔚为大观的直播潮流势必深刻影响艺术行业的转型,在经历初期的喧嚣之后,相信艺术直播将进入理性阶段,内容将成为艺术直播存在的根本性因素,当下的非艺术化状况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艺术直播作为传媒手段将一直存在下去,并不断升级换代,也可能生成更多元、多样的形态。可以大胆地预测,艺术直播将经历泥沙俱下到大浪淘沙的必然过程,经过去芜存菁、汰旧换新的市场化甄别与遴选,最后形成秩序化、集约化、高端化的格局。”

其实艺术从来不位列神坛,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艺术一直都在人间,或许直播会成为一场新的机遇,让艺术能与每个人相逢。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