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华传统美学表达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大湾区上演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8-01 12:48
摘要

日前,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深圳市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至此,该剧已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佛山5座城市上演8场,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近万名观众奉上中华古风文化大餐。

日前,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深圳市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至此,该剧已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佛山5座城市上演8场,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近万名观众奉上中华古风文化大餐。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改编自知名作家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明代洪熙元年,仁宗皇帝朱高炽病危,太子朱瞻基在南京视察地震灾情却遭遇篡权阴谋。马伯庸利用有限的历史记载,结合明代历史考据,合理推演了一段朱瞻基在15天内从南京回到北京的惊险故事。

舞台剧版本的《两京十五日》将原著近70万字的体量凝结为3个多小时的演出,设置了226个舞台角色,剧情跌宕起伏,情节紧张刺激,富于“电影质感”,被誉为“明朝版的速度与激情”。自2022年开启全国巡演以来,在北京、杭州、武汉等地广受好评,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4800余万次。

该剧在大湾区同样大量收获观众好感。微博网友“不要西瓜吃夏天”评价道:“舞美设计一绝,音乐超赞,头一次看三个小时全程高能的舞台剧真的酣畅淋漓。”澳门观众李女士表示,此次特地带着上高中的儿子来观看《两京十五日》,想让他更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加深对内地文化的理解。观众黄先生则认为,《两京十五日》将鲜为人知的历史用生动的戏剧手法表现出来,“感到非常惊喜”。

粤港澳大湾区自古文化繁盛,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华侨文化、西方舶来文化等多元文化长期交融共存。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大湾区巡演,是当地多元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会面。该剧在现代舞台中融合大量戏曲元素和皮影、评弹等十余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大湾区艺术院团、演艺学校及文博机构交流,支持博物馆合作策展,便利艺术院团在大湾区内跨境演出。

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出品、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出品、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正是承载着这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实施“新精典IP工程”,向大湾区观众展示内地舞台剧发展成果,展现中华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创新中华传统美学表达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席卷大湾区5城》)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