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重点推荐|写在卡尔维诺人生边上书写深圳的“文学春秋”
孟繁华
2023-07-23 08:07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贺江是一个从校园到校园的书生。2014年,贺江博士毕业后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边教书边做研究,并参与了深圳文学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在深圳,贺江完成了学术转型。或者说,他从一个比较文学研究者和科马克·麦卡锡的研究专家,转向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当代文学研究。

《深圳文学的 十二副面孔》 贺江 著 花城出版社 2023年4月版

在《深圳文学的十二副面孔》这部专著中,贺江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评价了深圳的6位作家:邓一光、杨争光、蔡东、薛忆沩、盛可以与吴君的创作情况和成就;同时选择了深圳的“1986年”“31区”“内刊”“70后”“本土”“健忘”等6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贺江的这一视角对我而言都是耳目一新的。我相信大多数研究者或读者都会有这种感觉。

我们知道,深圳的当代文学虽然发生较晚,但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堪比任何一个文学历史丰厚或作家阵容强大的地区。因此,对研究者而言,要付出的努力是没有差别的。在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上,我认为贺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这就是他评论观点和语言修辞的“合宜”。贺江虽然是一个青年批评家,但在他的文章中我们看不到偏激或偏执。他的观点和立论,都是以大量的作品为基础,他对深圳作家作品的熟悉,令我叹为观止。我自认为对深圳作家非常熟悉了,但和贺江比较还差得很远。更为重要的,是贺江对具体作家评论的观点。

他在评论邓一光时,是通过与杨争光的比较得出结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邓一光和杨争光看作是深圳文学的‘两极’,他们是深圳文学的两座高峰。杨争光执着地为深圳‘寻根’,试图找到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的‘隐秘的根’,他的家乡故事带有寓言性质,是深圳文学的重要收获。邓一光则试图为‘失去家园的人’找到‘深圳身份’——那些背井离乡的人,能否在深圳找到新的自我?这是邓一光特别关注的。”这个看法不仅延续了一个有比较文学专业背景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更清楚地看到了深圳文学两个领军人物的异同,寥寥数笔一览无余。

蔡东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得主,也是深圳文学新一代的代表。贺江在评价蔡东时,一方面肯定了“蔡东的小说常常从日常中取材,她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困顿和诗意,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痛苦与欢愉。即使是反思现代性的一类小说,她的书写也不走抽象空洞的路数,而是提供细节和人物,富有生活质感。”同时发现了蔡东的创作是“慢的艺术”,蔡东是用“慢”来对抗“快”,对抗消费主义的泥潭,对抗现代性的侵袭,从而确定“无意义”在生活中的价值,建立起关于日常生活的“慢”美学。应该说,贺江的这些发现,是道人所未道,是独具慧眼的发现。书中贺江对薛忆沩、盛可以、吴君的评论,同样可圈可点。能在书写同一个地区的作家中,发现他们的差异性,就是一个批评家的眼光所在。

《深圳文学的十二副面孔》的下编,我认为是更有特点的研究。比如,他认为1986年对深圳文学重要无比。这一年的深圳发生的文学事实,它们体现出的价值观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强调个性独立,强调个体价值,是个体伦理在深圳崛起的表现,也是深圳文学的‘现代性’表征。还有在“31区”诞生的深圳新的作家群体,以《民治·新城市文学》为代表的“内刊”,《白诗歌》等代表的“民刊”,都为深圳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和推动作用。这里当然也包括贺江讨论的深圳70后和“本土”作家。

贺江的这本专著,既有对深圳文学整体性的研究,更有对深圳文学作家作品的具体研究。特别是对深圳文学“十二张面孔”的描绘,以具体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圳文学的“整体性”,这是贺江要达到的效果。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期许。

延伸阅读

《文学的轻与重》 徐威 著 花城出版社 2023年4月版

本书与《深圳文学的十二副面孔》同出自“广东青年批评家丛书”,是青年评论家徐威近年观察当代作家、作品及现象的评论集。第一辑探讨当代小说叙事的多种可能,第二辑关注诗歌现场阐述情感与修辞的关联,第三辑多为阅读札记与短评。本书立足当下文学现场,以文本为中心,视野宽广,不乏新锐之见。

(原标题《写在卡尔维诺人生边上书写深圳的“文学春秋”》)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作者:孟繁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