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牡丹”鹏城绽放,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在深演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实习生 敖宇洁 文/图
2023-07-20 22:15
摘要

7月19日—20日,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在深圳大剧院进行演出。

7月19日—20日,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在深圳大剧院进行演出,这部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带来的作品,吸引了不少汉剧爱好者的注意。广东汉剧是广东省三大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南国牡丹”。

《天风海雨梅花渡》讲述水客唐海顺(顺叔)常年往返南洋和梅州之间,为乡亲们送“侨批”。一天他得知同乡叶常林前往海外谋生,一去数年渺无音讯。其妻柚英贫困交加,更因婆母病重,无奈卖掉幼女为母治病。柚英泣求顺叔,寻到常林,赎回女儿。顺叔受托,寻遍南洋诸岛,其间他历经种种艰难困苦与人间变故,最后横渡大洋,在遥远的美国内华达山脉,找到与大批华工在一起修筑铁路的常林,履行了承诺。

7月19日,在深演出首日,现场座无虚席,在场的不仅仅有老剧迷,也有不少年轻人,感受我先辈的坚韧、胆识和智慧。00后观众小徐对汉剧一窍不通,开场时已做好了听不懂的准备。但让她惊喜的是,演员的演技、唱功和乐队的现场伴奏一起让她在开场就沉浸在其中,动情之时与其他观众一同潸然泪下。

《天风海雨梅花渡》在舞台表现形式上敢于创新,尝试多媒体投影技术,增强现场逼真感,进一步拉近舞台与观众的距离。在音乐唱腔上也有大胆的尝试,将汉剧汉乐传统声腔与客家山歌、传统小调有机融合,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在剧情方面,根据唐海顺在世界各地寻找叶常林的剧情,加入了各地的方言俚语,体现当年“下南洋”四处都有华人劳工的身影,使情节更具烟火气与历史感。

当全剧演出完毕,演员谢幕时,剧场掌声雷动,观众们迟迟不肯离去。不少观众被剧中顺叔把遭海难丢失的钱用祖业去偿还的行为深深感动。本次演出不仅让观众领略了“南国牡丹”的艺术魅力,更见证了来自“文化之乡”梅州的文化底蕴。

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看完演出后表示:要重新发现汉剧之美。广东汉剧作为客家艺术奇葩,在过去演出与宣传不多。讲客家文化较多讲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和广东汉剧,各有千秋,美美与共。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发现和挖掘广东汉剧之“特”之“美”,以丰富客家文化艺术宝库。

(原标题《“南国牡丹”鹏城绽放,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深圳演出》)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实习生 敖宇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