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英德英红镇聚力发展福祉民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黄振生 钟履双
2023-07-19 11:42
摘要

宽阔绿美的街道,舒适漂亮的居民小区,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清新宜人的农业生态园,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穿行于清远英德英红镇的街道、村庄,浓浓的现代气息、和谐文明新风迎面拂来。同时,优化经济项目发展硬环境,促进侨民增收。

宽阔绿美的街道,舒适漂亮的居民小区,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清新宜人的农业生态园,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穿行于清远英德英红镇的街道、村庄,浓浓的现代气息、和谐文明新风迎面拂来。

七一前夕,英红镇党委获评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清远唯一的基层党组织。这份殊荣的背后,彰显着英红镇党委和全体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此前,该镇还获得了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优秀集体,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绩效考核全省排名第一……从后起之秀到后来居上,在这个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集体共同努力下,硕果累累。

英红镇位于英德市北面的英红镇,距英德市区13公里,面积218平方公里。

英红是个年轻的镇,设立镇建制今年刚好20年。她是一个积淀着荣光与历史的小镇,又是一个跃动着生机与活力的小镇。她承载着3.7万老百姓对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美好向往。

英红镇航拍

建镇以来,英红镇党委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服务为民”的执政理念,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管理社会,经济建设,交通设施,镇容镇貌,乡村振兴,福祉民生等,敢为人先,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创新发展。

英红镇位于北江西岸,去年该镇遭遇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镇党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体班子成员前往汛区一线指挥、靠前作战,火速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29支,保卫组、群众热线组、卫生组等10个工作小组,设置6个防汛安置点,组建应急救援队13支。危紧时刻,组织出动300多名党员干部连续奋战8小时,筑起一条320多米和3条20多米的“红色堤围”,抵挡住洪水的入侵。经过全镇党员干部5天日夜奋战,实现全员安全度汛零伤亡。

英红镇的党员干部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筑防护堤

2022年7月上旬,洪灾过后,英红镇又面临着本土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镇党委依托“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位一体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确保了辖区零确诊。同时,该镇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工业园区涉外业务、进口原材料企业提供个性化核酸检测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得益于交通优势,英红园和广德园两个产业园区落户英红。该镇党委领导班子经常带队深入一线调研,采取镇领导班子联系园区企业、协同落实环保审核、联合实施日常巡检等措施,发挥园区经济发展“领头羊”作用,初步形成区域协同共建、多赢发展的“一盘棋”模式,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吸引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英红,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载体,清远绿色工业发展主战场。

广德园一角

在两大园区的推动下,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9.98亿,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8亿元。化解历史债务1.3515亿元,盘活国有土地1876亩。也为归侨就地就业,洗脚上田,务工经商,创造了条件,为助力归侨脱贫奔康、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英红镇是清远百县千镇万村示范点。这对英红镇来说,是将发展“短板”转化为“潜力板”的重要机遇。

英红锦田村蔬菜基地航拍

“实施‘百千万工程’必须科学把握县镇村各自的功能定位,把镇的优势、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英红镇委书记黄锦桥表示。

英红镇还是名副其实的侨乡,这里有越南归侨人,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与云岭镇合并前归侨人口约占三分之二。

英红红桥侨民新村一角

一直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加强与归侨的密切联系,镇村干部经常深入到侨民中间了解生活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红旗社区英红镇归侨人数众多的一个社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为侨民解决急难愁盼事情,设置了统侨事务综合办公室和专职人员,投入15万元升级改造“侨胞之家”,打造清远样板。同时,优化经济项目发展硬环境,促进侨民增收。

(通讯员供图)

(原标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英德英红镇聚力发展福祉民生》)

编辑 张克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黄振生 钟履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