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读特融媒实验室)
据外媒12日报道,欧洲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
米兰·昆德拉于1929年出生于捷克,于1975年移居法国,其作品有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2019年11月28日,米兰·昆德拉重新获得捷克共和国政府的公民身份。 2020年9月20日,获得卡夫卡文学奖。作为一名欧洲作家,米兰·昆德拉长期受到中国人的关注与谈论。1985年,文化名人李欧梵在国内发文,向汉语文学界推介了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两位世界级小说大师。他称:“昆德拉写的是小人物,但运用的却是大手笔,不愧为世界文学的一位大家,足可与马尔克斯媲美。”
1987年,韩少功译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景凯旋译出《为了告别的聚会》,使其作品在中国正式亮相。2002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昆德拉13部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权,译者均为我国具声望的法国文学专家、教授和翻译家。其中的法国文学博士董强还曾听过昆德拉的课,是昆德拉的“中国弟子”。同时聘请香港资深设计师陆智昌为该书设计封面。定稿过程中,所有译本的封面和字体需昆德拉首肯。2004年夏天《身份》与《无知》出版,13部作品同时列于畅销书架。
在中国,不少作家都曾表示过对米兰·昆德拉的赞美与钦佩。莫言曾表示:“(昆德拉的)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昆德拉的小说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除了情节故事还穿插了大量议论,可以说没有议论就没有昆德拉。其中很多议论精辟、深刻,表现出昆德拉与众不同的思考。”韩少功认为昆德拉的文学魅力“不仅在于它表现的历史和思想对中国人有一定的启发性,而且作者那种轻巧的‘片断体’,夹叙夹议的手法,拓展了文学技巧的空间。”当米兰·昆德拉去世的消息传来,不少读者网友以其作品中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等篇名或金句纪念他,而正是其作品中饱含的哲理,也让他跨越民族和语言,成为世界级文学家。
(读特融媒实验室)
(原标题《外媒: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
编辑 李怡天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