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美文265期【特区40年⑦】涂启智 | 感谢遇见
王惠平
2020-09-01 13:37


感谢遇见

作者  涂启智   朗诵  蓝予


许多人来到深圳,许多人又离开深圳,但这丝毫不影响许许多多的人带着憧憬、怀抱梦想,从四面八方出发,向着这片磁石一般的热土前赴后继。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投身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时,已是36岁。不少亲戚、朋友都担心我吃不了苦,认为一阵新鲜劲儿过后,我就会“打道回府”。然而,我就像一滴水,早已经融入深圳这片蔚蓝的海洋。

人生总有若干没齿难忘的节点与拐点,决定一个人特定时期甚至一生的命运走向。我之所以能够在深圳生存,是因为万般无奈之际,遇见了温暖的人,获得坚持的勇气信心。

16年前,我从湖北老家奔赴深圳,几经周转,应聘到现在的单位上班。因为水土不服,皮肤严重过敏。我白天坚持工作,晚上去一家私人医院打针。一个多星期后,随身携带一千元现金花光,不要说看病,连吃饭都没有着落。一千元,是我在老家两个月的工资啊!不想要妻子寄钱给我,不然她又担心。本来盲目闯深圳她就提心吊胆。妹妹虽说也在深圳打工,但经济负担重,不能再让她捉襟见肘。其他在深圳的亲戚、老乡,多年没有交集,咋好意思开口?办公室几个同事,来自天南海北,我与他们还处于初识磨合期……我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内心充满焦虑却又无处诉说——我想到返乡。只是,回家别人嘲笑事小,我自己也不甘心,难道包容四海的深圳竟无容我一席之地?——就在我彷徨无措的第三天中午,办公室分管材料的副主任径直走到我面前,往我办公桌放下厚厚一沓钱(整整一千元),他和颜悦色道:“听说你没有钱了,先拿去用吧,不够再对我说……”刹那间,感动的潮水汹涌澎湃,我听见自己说“多谢”声音有些哽咽。原来,办公室另一位新来的同事察觉到我的窘迫,毅然向领导反映“民生疾苦”……

时至今日,我依然对副主任上司,还有热心同事心存感激和心怀敬意。他们与我素昧平生,初到一个地方上班,我表现相当拘谨,工作尚未崭露头角;而且那时老婆、孩子都在老家,万一我不辞而别,上司就不怕他的爱心打了水漂儿?我与那个同事都在试用期,属于竞争对手,待试用期满,很有可能优胜劣汰。单位急需用人,两个新人,若其中一人不得不提前离开,那无疑给另一人创造绝佳机会。我不相信上司和同事想不到这些。只因同情与善良占据上风,他们义无反顾向我施以援手。

一切看似偶然,一切又充满戏剧性,仿佛命中注定的安排,当我面临山穷水尽,有人带我步入柳暗花明。他们与我非亲非故,不是我的兄弟,却胜似兄弟。遇见他们,是我今生今世的莫大福分。

在深圳,因为遇见,我们深切感受到世间的温情、人性的美好,因而激发昂扬向上的潜力,同时见贤思齐,将爱与善的暖流传递输送给其他人,让世间绽放更多欢欣和幸福的花朵。

(以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


涂启智,男,原籍湖北襄阳,现居深圳。深圳龙岗区作协会员。在《工人日报》《海南日报》《辽宁日报》《羊城晚报》《金陵晚报》《半岛都市报》《汉水》等全国6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杂文(评论)3000多篇。

朗读者


蓝予,本名王惠平,深圳特区报新媒体《读特》“聆听美文”栏目的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协理事。现已出版一本长篇小说《苏醒》,五本散文集《得闲来叹茶》《人与动物的距离》《转身回眸》《心灵的故乡》《柳黄霜白时的背影》等。一本《蓝予国画作品选》。

监制:夏岩青  录制:杨义  编发:读特APP   点本文右下角:下载读特客户端收听。

如果您喜欢《聆听美文》,请给我们投稿,加微信:251330018


(作者:王惠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