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板块价值 诚通证券携手融通基金启动“走进央企”系列调研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2023-07-03 12:35
摘要

近日,诚通证券携手融通基金启动“走进央企·2023年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系列调研”,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近日,诚通证券携手融通基金启动“走进央企·2023年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系列调研”,首站落地北京。6月27日至6月29日,诚通证券和融通基金部分高管、基金经理、研究员组成15人的调研团,集体深入调研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外运、中国电力等10家央企上市公司。

对此,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陆灏川表示,高管及多位基金经理围绕特定主题走访多家公司,这在证券和公募基金较为罕见。从中可以看出,一是诚通证券和融通基金对国央企投资机会非常重视,对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内涵有深刻理解,有望引领资本市场专业机构进一步加深对国央企的理解。二是市场整体对国央企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对相关公司的价值挖掘走向纵深。三是国央企在经过改革后,自身的治理机制、考核指标也有显著变化,更愿意接近二级市场股东,倾听专业投资者的声音。

“中特估”投资走向纵深

“中特估”是今年市场追逐的热点概念。年内以来,代表“中特估”的央企股票指数表现可圈可点。以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为例,截至6月30日,年内分别上涨14.5%、上涨13.52%(据wind)。

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中特估”源于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在此之前,国资委、证监会等多次联手部署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促进央企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

2022年5月27日,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这份文件首次提出国央企“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不匹配的问题;首次认可了资本市场的价值实现功能;首次积极回应了普通投资者的关切;首次提出鼓励将价值实现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同年7月,国资委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

今年1月初,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确定央企考核体系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国资委首次新增净资产收益率(ROE)、营业现金比率这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是资本市场投资者最关注的财务指标,特别是ROE,体现了股东价值的核心指标;2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专题会;3月,国资委启动央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

今年以来,“中特估”成为二级市场的重要主线。随着新一轮国央企改革政策预期不断升温,相关的央企主题产品也受到市场欢迎,增量资金也在充分挖掘央企主题投资机会。如今行情演绎至三季度,机构对央企主题的投资也走向纵深。

引导资本市场发掘央企价值

2022年上半年,诚通证券、融通基金并入中国诚通集团,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控股的两家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诚通证券和融通基金以中国诚通集团战略为导向,充分利用证券基金专业、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提供多元化金融工具,丰富国资央企“改革工具箱”,助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助力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并入中国诚通以来,诚通证券和融通基金积极开展服务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特色金融业务。诚通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条线进一步聚焦国资央企,发挥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化、专业化资本服务功能,致力于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精品化”投行业务体系,为国资央企提供差异化、一站式金融服务,成立重点服务国资央企的二级专业部门,并不断拓宽拓深针对国资央企的金融服务范围。一年来,围绕深度服务国资央企,诚通证券先后参与承销了多只公司债券及ABS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融通基金积极打造央企特色公募产品线。融通基金旗下首只聚焦央企投资主题的基金产品于今年3月28日成立,首发募集金额超过20亿元。央企指数基金产品、主动权益产品也在布局中。此外,融通基金正积极探索研究公募REITs产品,助力盘活国资央企固定资产。融通基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深入研究国央企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并于今年年初开始布局“中特估”投资主题。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对央企进行实地调研是做好投资、做好央企基金产品的重要一步。接下来, “走进央企”调研活动将陆续走进更多央企,了解行业真实动态,充分挖掘投资机会。

(原标题《诚通证券携手融通基金启动“走进央企”系列调研,挖掘“中特估”走向纵深》)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