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卷轴,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不懈奋斗中书写。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阔步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6月28日拍摄的“井冈红旗”雕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
人们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参观(2022年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新征程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党就能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游客在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内参观(2023年5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从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幸福成为新时代壮美画卷最温暖的底色。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共同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的战士在巡逻(2023年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顺风顺水。新时代赶考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征程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紧紧依靠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们党就一定能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的画面。新华社发(韩启扬摄)
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今天,我们党已经成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6.5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才能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位于北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2021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风雨兼程赶考路,击鼓催征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共同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原标题《新华社评论员: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勇毅前行——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