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38天之际,大运之火再度燃动鹏城。6月20日,火炬传递活动来到深圳大学, “亚洲飞人”苏炳添担任深圳站火炬传递第一棒火炬手。
第一棒火炬手、“亚洲飞人”苏炳添手持火炬,准备出发。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2011年,深圳成功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时隔十二年,大运之火再次来到深圳,与这座青春之城久别重逢。
十二年,从深圳大运会学生运动员,到成都大运会深圳站火炬手,苏炳添长大了。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由2011年的26岁,到如今的32.5岁,深圳也长大了。
成长意味着更快、更高、更强。十二年前,深圳把第26届大运会办成了大运历史上“最精彩、最出色、最具影响力”的大运会。十二年来,在体育建设上,深圳马不停蹄。在专业比赛中,深圳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大赛屡创佳绩。2022年,深圳荣膺全国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称号。
如果说竞技体育是“塔尖”,全民体育运动则是庞大的“基座”。体育锻炼早已融入深圳人的日常生活,敢于进取、奋勇争先、坚强刚毅的体育精神也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高度契合,勾勒出一个奔跑中的深圳形象。
成长但依然年轻。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本身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大运会则加快了其青春律动的节拍。
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深圳站。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此次火炬传递,深圳、成都两座“大运之城”迎来梦幻联动,同为大运加油,同为城市蓄力,同为青春喝彩。此次火炬传递,也让大运精神在两座城市间传递,召唤更多青年人投身体育锻炼,让青春之火燃得更旺。
(原标题《让青春之火燃得更旺》)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