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方案》发布一年间:从“湾区之心”到“未来之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6-15 14:40

不久前,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其采取的“一箭26星”方式,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而执行此次任务的火箭总装地却是远在数千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广州市南沙区。

从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在这里落成投产,到造出火箭“一飞冲天”,仅仅过去5个多月。而这,还只是“南沙速度”的一个侧面。

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赋予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定位。昔日沙田水乡,今朝重大战略性平台。一年来,在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吹响的号角、规划的版图中,南沙被频频提及。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南沙?肩负历史使命,南沙又将如何构建大湾区“未来之城”?

格局之新:湾区之“心”发力还看今朝

十年前,人们说起“南沙”二字,联想到更多的是远在中国南海的南沙群岛。2012年,广州南沙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州南沙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送千里珠江奔腾入海,迎百舸争流汇聚岭南。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乘坐高铁出发,35分钟可直达香港西九龙……南沙恰好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位置。以南沙为圆心,方圆100公里内,粤港澳大湾区全部11座城市繁忙的空中航线在南沙上空中交织起一张密集的航路图。

过去一年,一趟趟中欧班列从南沙港驶出,通过海铁联运,东南亚往返欧洲、中亚地区之间的货源在南沙港实现集结中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沙港无缝连接,通江达海的陆海新通道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不久前顺利实现海底隧道最终合龙、创下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纪录的深中通道,则通过建立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上立交”,在珠江口“曲笔”一画,连接南沙。如此密集的重大交通枢纽在此交叠携手,让南沙“内联外合”格局变得水到渠成。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把南沙规划好、开发好、建设好”。2019年,总书记擘画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横空出世,赋予“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而《南沙方案》发布,让身处通江达海关键枢纽位置的南沙再次迎来新机遇。

规则对接,机制衔接,全球链接。被历史推到前台、领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新使命的南沙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从地理中心,到交通枢纽,再到重大战略性平台,使命之新推动格局之变。2022年南沙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指数在全国自贸片区中位列榜首,《南沙方案》出台以来,新签约、动工项目338个,总投资额776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产业之变:从“链接者”到“孵化者” 聚势谋远迎新机

重大战略性平台,势必有重大产业支撑。暂时抛开从宏观角度观察南沙,聚焦南沙本身发展。人们会惊讶地发现:除了重大交通枢纽在此密集交叠,这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超过70%,研发投入占比达5.45%。

从资源内联外合的“链接者”升级转型为到未来产业集聚的“孵化者”并非朝夕之功。

今天,广州海洋实验室、冷泉装置、“风洞”“识海”项目、大洋钻探船、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择此而栖,南沙深耕科技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据统计,2022年以来,南沙共完成兑现科技创新政策奖励408项,奖励金额约2.18亿元,惠及企业269家。

《南沙方案》赋予的新使命、新定位,也催使南沙必须依靠自身产业发展。想要完成使命,必须刀口向内,自己造血闯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布局落子间,南沙蓄势而发。目前,南沙正在集聚一批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进驻,全力打造的空天产业再次点燃了南沙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一飞冲天的“霸气”来源于配套产业同频共振的“硬气”。面向未来,南沙重点打造“芯晨大海”产业集群。涵盖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海洋科技等朝阳产业领域,以这些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到2025年,南沙将形成总规模达2万亿的“芯晨大海”产业集群。

前路漫漫亦灿灿,在《南沙方案》的指引驱动下,南沙逐步构建起“共性政策+特色专项政策”为一体的政策体系。个人所得税优惠、15%企业所得税优惠、海关总署16项措施等重大政策相继落地,“四链融合”政策体系、总部经济2.0、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强芯九条”“探天九条”等特色专项政策相继推出,为南沙“芯晨大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让政策落地有声落实有效,让企业真切受益做大做强,南沙有自己的“硬核”奇招——落实《南沙方案》鼓励类产业企税优惠政策、印发“国际化人才特区9条”、出台《广州南沙新区支持科技创新的十条措施》……一年来,系列新政策精准“滴灌”,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快速成长,其中,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占比达80%,“孵化者”的平台优势和吸引力日益显现。

未来之思:“未来之城”将如何打造?

去年年底,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就选择在南沙举行,来自全球的300多家跨国企业汇聚在此,对于企业来说,来大湾区寻求商机,南沙是极具想象力的“未来之城”。

有想象力更有底气。十年间,南沙市场主体从3万家增长到3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了26.57倍。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23个,聚集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1.7万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自贸区,803平方公里的南沙累计形成了789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4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而对于南沙而言,如何让心仪它的企业在南沙“开花”又“结果”则尤为重要。怎么培育好现代产业体系的“土壤”,布好南沙发展大棋局,南沙用实践生动作答。

这一年,南沙持续拓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空间。以“创享湾”为龙头,引入港澳台青创项目团队(企业)超400个,6家港澳青创基地累计引进企业(项目)258个。“创享湾”目前集聚各具特色、不同“纬度”的青创基地十几家,累计签约入驻青创项目团队超过400个,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来到这里创想未来。

城市发展,人才是根基,南沙深谙此道。为吸纳英才,近年来,南沙加快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推出了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强化人才政策供给,特别是深入推进港澳人才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打造融通港澳、接轨国际的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形成人才和科创资源集聚的“强磁场”。

夏日旖旎珠江畔,南沙远航正其时。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的南沙,正擂起奋进催征的金鼓,奏响走前列、当示范的强音!

(原标题《〈南沙方案〉发布一年间:从“湾区之心”到“未来之城”》)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董晓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