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新书研讨会在京召开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张欣
2023-06-15 10:35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村落孕育了厚重的农耕文明,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拥有大量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2023年6月14日,由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出版社、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主办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新书研讨会。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总字数约200万字,图片近600幅,短视频80条。通过“图文+短视频”的方式,打造以“非物质文化”为切入点的融合出版物,探索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于非遗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该丛书将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分为传统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婚丧习俗、服饰与习俗、游戏与体育、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饮食与仪式、音乐与戏曲、民间神话传说等八个专题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地域差异,以反映中国历史的悠久、地域的辽阔和文化的丰富。

编写团队数年来通过查阅史地资料、实地考察和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口头采访等方式对传统村落中的非遗进行了系统性整理、抢救性记录与示范性活化。团队中有央视专业纪录片拍摄团队,他们精心制作了非遗类短视频,着力将该套丛书打造成非遗领域的融合出版物,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与国家发展战略,又能进一步扩大非遗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该丛书是对中国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生动实践,保护、传承并活化利用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既能够留住乡愁的空间载体,又能彰显我国文化自信,还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在出版阵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据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介绍,深圳出版社一直大力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出版,已经形成了一条亮丽的产品线。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下,深圳出版社将继续砥砺奋进,以读者为中心,致力知识服务,奉献更多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丛书介绍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由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池建新先生担任主编,深圳出版社出版。

丛书为“图文+短视频”的融合出版物,总字数约200万字,图片近600幅,短视频80条。从民俗、音乐、美术、技艺等方面展开阐述,分为8册:《中国乡村传统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中国乡村传统婚丧习俗》《中国乡村传统服饰与习俗》《中国乡村传统游戏与体育》《中国乡村传统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中国乡村传统饮食与仪式》《中国乡村传统音乐与戏曲》《中国乡村民间神话传说》。

该丛书是对中国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的真实记录,对保护村落文化、唤醒非遗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赓续非遗文脉、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了出版力量。

(图片由深圳出版社提供)

(原标题《<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新书研讨会在京召开》)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董晓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张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