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村落孕育了厚重的农耕文明,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拥有大量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2023年6月14日,由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出版社、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主办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新书研讨会。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总字数约200万字,图片近600幅,短视频80条。通过“图文+短视频”的方式,打造以“非物质文化”为切入点的融合出版物,探索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于非遗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该丛书将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分为传统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婚丧习俗、服饰与习俗、游戏与体育、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饮食与仪式、音乐与戏曲、民间神话传说等八个专题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地域差异,以反映中国历史的悠久、地域的辽阔和文化的丰富。
编写团队数年来通过查阅史地资料、实地考察和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口头采访等方式对传统村落中的非遗进行了系统性整理、抢救性记录与示范性活化。团队中有央视专业纪录片拍摄团队,他们精心制作了非遗类短视频,着力将该套丛书打造成非遗领域的融合出版物,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与国家发展战略,又能进一步扩大非遗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该丛书是对中国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生动实践,保护、传承并活化利用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既能够留住乡愁的空间载体,又能彰显我国文化自信,还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在出版阵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据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介绍,深圳出版社一直大力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出版,已经形成了一条亮丽的产品线。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下,深圳出版社将继续砥砺奋进,以读者为中心,致力知识服务,奉献更多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丛书介绍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由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池建新先生担任主编,深圳出版社出版。
丛书为“图文+短视频”的融合出版物,总字数约200万字,图片近600幅,短视频80条。从民俗、音乐、美术、技艺等方面展开阐述,分为8册:《中国乡村传统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中国乡村传统婚丧习俗》《中国乡村传统服饰与习俗》《中国乡村传统游戏与体育》《中国乡村传统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中国乡村传统饮食与仪式》《中国乡村传统音乐与戏曲》《中国乡村民间神话传说》。
该丛书是对中国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的真实记录,对保护村落文化、唤醒非遗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赓续非遗文脉、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了出版力量。
(图片由深圳出版社提供)
(原标题《<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新书研讨会在京召开》)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董晓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