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同源双城地名故事①:葵涌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黄海旋 薛丽珠
2023-06-09 17:40

今年是新安县建县450周年,深圳市大鹏新区鹏港青年联合会联合侨港葵涌同乡会、香港大鹏同乡会等共同推出“同宗同源双城地名故事”系列专题,挖掘深圳市大鹏新区和香港两地社区、村落等命名一样或相近且具代表性地点,通过访问在两地工作生活大鹏籍香港乡亲,以地名故事为切口,以小见大,讲述地名背后双城交融的故事,凝聚深港同根同源共识。

“葵涌山在县东一百余里,多生水葵。”

——清嘉庆《新安县志》

葵,意为水葵,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莼菜;涌,意为河汊。从字面上来看,葵涌就是生长着莼菜的河汊之地。从清朝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可知,当时的葵涌指的是大鹏半岛的葵涌。而香港新界西部为何也会出现一处名叫“葵涌”的片区,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吞吐量货柜港口的所在地。

▲香港葵涌街景(拍摄  潘仕忠)

▲香港葵涌货柜码头(拍摄  潘仕忠)

▲香港葵涌货柜码头(拍摄  潘仕忠)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中心区(梁建生拍摄  葵涌办事处供图)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新村东区(葵涌办事处供图)

“深圳葵涌与香港葵涌,不仅名字一模一样,连建筑风格、语言和日常菜式都十分相似。”侨港葵涌同乡会名誉会长、78岁的陈宙安,人称“安叔”,在深圳葵涌出生长大,1978年到香港定居,曾在香港荃湾区,近葵涌一带生活了十多年,说起两个“葵涌”的相似点,他如数家珍。

安叔的老家在葵涌横头村,他的父亲陈维新,是著名葵涌籍爱国人士,年轻时在香港当船员。1951年,从香港转往广州海员工会任职的他,奉命调往天津,在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级中外合资企业——中波海运公司下属的“团结”轮任大厨和工会负责人,暗中护送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急需的重要物质。1953年参加中国海员干部学校第一期培训班,并于当年年底以搬运工人“头领”的身份奉调澳门,从事党组织安排的物资运输工作。

安叔自己抵港后,从杂工做起,后来凭着自己的艺术造诣开启了木雕事业,越做越大。“我刚搬到香港葵涌居住的时候,就觉得那里的环境跟深圳葵涌很像,都是在海边,也有田地,原居民可耕种,也可渔牧。”安叔说,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葵涌屋村林立,也还保留着一些丁屋、村屋,爱用青砖、木板,格局都跟深圳葵涌很像。

▲香港三栋屋博物馆外景(拍摄  潘仕忠)

▲香港三栋屋博物馆内景(拍摄  潘仕忠)

▲香港三栋屋博物馆内景(拍摄  潘仕忠)

在香港葵涌附近,最著名的一处老房子叫“三栋屋”,现在成为了香港知名的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三栋屋,是一种客家的传统建筑风格,进门有三重,在深圳葵涌也有一处‘三栋屋’,属于潘氏家族,以前是潘氏家族的私塾,解放后曾一度作为粮仓。”安叔说,自己曾多次去香港三栋屋博物馆参观,每次都会让他想起葵涌潘氏“三栋屋”。

▲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潘氏三栋屋

▲上世纪70年代深圳葵涌潘氏三栋屋(资料图片)

安叔爱养鸟,跟香港葵涌一位原居民李伯因鸟结缘,成了“鸟友”,还时常相约去买菜。“我发现我们两个地方的人口音、口味都很相似,而且都爱吃酿豆腐、咸菜焖猪肉等客家菜。”越是了解香港葵涌风物人情,安叔就越觉得跟家乡深圳葵涌很像。

上世纪80年代,回乡一趟不易,就在自己居住地附近就能找到一处以解乡愁的地方,实在难得。

安叔还记得当年,位于罗湖东门的深圳汽车总站,每天只有一两班客车开往葵涌,错过了就要请车,“当时,车很少,就算你有钱,请车也不容易。”他说,最“艰难”还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回乡过年必须提前抢购车票才能按时回港上班,“就算这么难,大家也愿意过年回乡,因为新年最重要就是一家团圆、齐齐整整。”

“当时没有什么行李箱,大家都是挑着扁担,为了多带点布料回来给乡亲,有的人还会用新布缝制布袋子。”他说,过完年回香港时,扁担上挑着的货又变成了菜干、咸鸡和蜜糖等土特产……

直到侨港葵涌同乡会向家乡捐赠了汽车,每年过年后回港抢票的情形才好了一点。过完年后,这些车都会轮流送返乡探亲的居港同胞到罗湖过关。

那时的香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期,是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从小喜欢画画的安叔,也有了新的想法,用自己的艺术造诣创作木雕艺术品,销往酒店、商场等,主要出口欧美市场。

没想到,手工木雕艺术品一下子就受到了欧美游客的欢迎,打开了市场。没过多久,安叔一个人的“手作”已满足不了需求,他便北上回到深圳开厂,先后在福田、罗湖办厂。最后,回到了家乡深圳葵涌,木雕厂规模最大时,聘请了近百位工人,遇到订单多的时候,还会发往中山、梅州等地,请工匠加工。

从深圳葵涌,到香港葵涌,再回到深圳葵涌……安叔现在早已退休安享晚年,成为了一名书画家,这些年遍访大鹏半岛红色景点和旧村落,要用一支笔记录下这些地方的旧貌新颜。

而两个“葵涌”之间的故事仍在继续。深圳葵涌欧屋村原居民李锦春,1996年南下香港,2003年申请到了住房,“当我知道自己申请到的是香港葵涌葵盛村时,我都很惊讶,想不到跟‘葵涌’这么有缘分。”她说,每次跟香港同事,说起自己是深圳葵涌人的时候,还有跟故乡亲人说起住在香港葵涌的时候,都会觉得有一种奇妙的缘分。

如今,深圳葵涌早已难觅莼菜踪影,而在香港的深圳葵涌籍乡亲心间仍会有“莼鲈之思”。2019年开始担任深圳市大鹏新区侨港葵涌同乡会会长的钟健好表示,目前,该同乡会已吸纳会员2030多人,其中青年会员300多人,“2017年,在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及同乡们的资助下,同乡会搬入了香港九龙深水埗元州街恒威阁1楼的新会址,有了新‘家’。地方大了3倍,我们可以举办更多青年联谊和亲子活动,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同乡会,不忘桑梓情,为深港两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葵涌旅港人士联谊会乔迁留影(葵涌办事处供图)

不仅在港的葵涌同乡有了新“家”,而他们回到深圳葵涌也有了更优品质的“新驿站”。2023年3月,由侨港葵涌同乡会2016年注册成立的葵涌旅港人士联谊会乔迁入大鹏新区葵涌家天下A栋2楼,成为了香港葵涌乡亲回乡探亲、寻亲,团聚、会友、茶话交流、娱乐活动的好地方。

作为大鹏新区的行政中心、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和对外交通枢纽,葵涌正积极打造城市东部中心,高速路网、城际快线、地铁轨道……都让游子们越来越方便抵达。

不论走得再远,家永远都是方向。

编辑 江晓蚕 审读 喻方华 肖晓君

(作者: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黄海旋 薛丽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