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走进大湾区 赋能新麻城”2023年湖北麻城对接大湾区深圳产业推介会在宝安举行。麻城市围绕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链强链,推介数字经济产业和预制菜产业两个产业,宣传麻城良好营商环境,并签下6个项目。
2022年,麻城入围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发展前景良好。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国务院批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把麻城定位为“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2021年,麻城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百强”储备县市,表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2022年,麻城入围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赛迪中部百强县和湖北省首批创新型县市。
当天的推介会上,麻城首先推介了数字经济产业。据了解,麻城近年来抢抓数字经济新风口,依托区位交通和自然资源等优势,前瞻性谋划布局数字经济产业。麻城地处全国数据节点核心圈层,是八大枢纽节点的地理中心,与各主要城市群距离适中,骨干网络数据传送延迟均在10ms以内,发展边缘算力、低延迟数据传输等细分领域中具有独一无二优势。
麻城大力推进数字化产业。
同时,麻城自然冷源富集,市域东北部山区平均海拔800余米,多年平均气温16.8℃,气候清爽适宜,且境内水资源丰富,拥有举水、巴水两条长江一级支流,水库数量325座,居全省第二,为超算中心采用液冷先进降温技术手段,降低运行能耗成本,提供了良好条件。
麻城电力资源丰富。
麻城电力能源富足,全市总装机规模达3342兆瓦,年发电量超120亿千瓦时,大别山电厂装机规模为2600兆瓦,三期2×1000兆瓦扩建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可充分保证数据中心供电安全,市内还有丰富的光伏、风力等绿电资源,装机规模超740兆瓦。
麻城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多样,具备开展深加工的基础,当天,麻城推介了该市的预制菜产业。据介绍,麻城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市、生猪调出大市、蔬菜产业重点县市,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也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连续20年稳定在7亿斤以上,素有“鄂东粮仓”美誉。全市耕地面积136万亩,粮食、蔬菜、油料、生猪、畜禽年产量居全省前列,菊花、油茶产量居全省首位。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市”、 “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
麻城是“鄂东粮仓”。
近年来,麻城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产业聚集方面,麻城聚焦“五廊五带”产业规划,出台五大特色产业链发展方案,建成菊花、蔬菜、油茶三大特色产业基地90万亩,规模效益居全国前列。麻城还引育了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6家,省市级龙头企业40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206家、家庭农场206家,全市加工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加工行业规模显著扩大,成功创建中国(麻城)菊花高新技术产业园、麻城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等各类园区示范基地40余个。目前,麻城各种项目云集,招引农业重大项目80个,总投资360亿元,在建中农鲟鱼产业园、科然鳗鱼生产加工产业园、麻城数字农业产业园等重点农业项目16个,总投资逾50亿元,开发了各类农产品1000余款,“两品一标”产品37个,打造了麻城福白菊、麻城辣椒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了麻城黑山羊、麻城老米酒等8个地理标志产品。
麻城市的现代化蔬菜产业园。
当天签约的项目共有6个,分别为天呈乐厨食品供应链平台项目、区域融合算力中心项目、年产90000吨食用菌项目、智慧农业蔬菜产业园项目、6000万套动力电池精密组件及1GWh储能设备生产项目等。
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表示,将一如既往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
“选择麻城,我们承诺营商环境有温度。”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在会上表示。近年来,麻城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做实项目直通车服务、先建后验、标准地、联合竣工验收、七证同发等工作,推动审批提速、服务提效,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进入湖北省第一方阵,麻城将一如既往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以最顶格的政策、最优质的平台、最暖心的服务,真心呵护创业者、用心善待投资人、全力成就企业家。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