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佳作传世!广彩名家艺术特展彰显传承力量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文/图
2023-06-10 13:24

1915年,刘群兴的陶瓷作品彩绘箭壶《十二王击球图》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国际)博览会金奖,这成为中国广彩陶瓷艺术蜚声国际的重要契机——这件陶瓷传世之作与瓷面画作的底稿真迹,穿越百年而来,就静静地在文博会“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广彩名家刘群兴、刘致远艺术特展内,吸引了众多收藏者与观众前往鉴赏。


记者看到,关山月、黎雄才、刘群兴创作的《祝寿图》,刘群兴创作的《游乐图》《百花图》《牛虎斗》《惠州西湖》《柿柿如意》《歌春图》《飞流千尺瀑》,以及刘致远创作的广彩瓷器《绘行旅图》《韩康卖药》《斗鸡》《寒江夜泊》等作品均在此次文博会上亮相。其中,《百花图》由刘群兴在92岁高龄创作,一人高的画面,色泽鲜艳、笔触利落、栩栩如生,尽显大师功力。

在展区内,记者见到了刘致祥、刘致远两位大师。刘致祥介绍,父亲刘群兴有6个子女,刘致明、刘致祥、刘致远三兄弟作为第二代广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接过父亲衣钵,瓷画双全,他们希望带动更多人将这门百年非遗技艺发扬光大。

广彩亦称“洋彩”“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以其构图紧密、色彩浓艳的特点,被世人称赞为“万缕金丝织白玉,春花飞上银瓷面”。刘致远介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岭南画派”以其“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绘画主张占据重要地位,成就了一派既能写实、又富有传统中国画笔墨特色的艺术流派。在具体实践发展中,岭南画派的艺术创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国画领域,更被广泛运用于陶瓷创作中——“国画入瓷”使得广彩陶瓷名闻天下。

刘群兴先生是民国时著名广彩大师、岭南画派先辈,是近代画家高剑父首徒。秉承“艺术救国”和“工业救国”的方针,刘群兴在广东开启本地制瓷并获得成功,他的广彩创作借鉴岭南绘画技巧以“岭南二居”国画入彩,气象焕然一新。他还深耕陶瓷教育,编订了《广州彩瓷产品目录》,这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广彩画稿,书中广泛搜集和整理了自清康熙以来的各种广州织金彩瓷图案108种,织金人物、绿白菜、绿枝梅和绿云龙画稿9种,出版之后便成为广州彩瓷行业授徒学艺、招徕客商加工订货的工具书。

作为第二代传人,刘致远既修习传统绘画技法,又仿造西洋画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其国画创作,尤以松树题材见长,颇具岭南画派大家黎雄才松画之法,尽显崇山峻岭之中,松之苍劲,水之妩媚,点景人物生动有趣,既保留了唐宋山水画的大气、严谨,亦传承了岭南画派的真实、奇秀的画风。且他的创作题材非常丰富,国画和广彩艺术兼善,善于将岭南画派注重写生的传统与人们的真实生活融入陶瓷创作中。

刘致远

刘致远告诉记者,“父亲作为岭南画派及广彩陶艺的重要创始人,一直在中国画及广彩陶瓷创作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此次展出的画作、广彩真迹,横跨清光绪年间一直到新中国,穿越百年时光,父亲的不少作品流落海外,幸好在爱国人士和业内好友的帮助下,收回一些孤品,不少作品已经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永世流传。”

记者看到,艺术展现场专门设置了体验区,不少孩子在广彩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创作属于自己的第一件广彩瓷盘作品,刘致远说:“如同不少传统工艺一样,传承是广彩陶瓷艺术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传承要从小抓起,让孩子们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留下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原标题《百年佳作传世!广彩名家艺术特展彰显传承力量》)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