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美文261期【特区40年③】胡野秋 | 深圳名字的由来
王惠平
2020-08-18 14:51

深圳名字的由来

作者  胡野秋   朗诵  蓝予

深圳,也许是当今中国最知名的城市。

但关于深圳地名的由来,却没有太多人深究过。

其实,深圳这个地名古已有之,从目前所能查到的史料看,“深圳”最早被史籍记载是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新安县志》,在地理志内“墟市”条目下的“深圳墟”,当时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从那时算起,“深圳”这个地名至少已经存在331年了。

“深圳”的“圳”含义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土”指田土,“川”指“归向大江大海的水流”。 “土”与“川”的结合表示:田野间通向江海的水道。简言之,“圳”即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深圳”也即“深深的水沟”。

此后,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新安县志》中,也有了“深圳墟”的记载。“墟”就是集市的意思,当年在深圳的区域内涌现了36个集市,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名墟:深圳墟、清平墟、观澜墟、东和墟。深圳墟位于今天的东门街道,清平墟位于沙井街道,观澜墟位于今天的观澜街道,东和墟位于今天的沙头角街道。

目前这四大古墟中,只有观澜墟保留了清末的集市旧痕,深圳墟在东门仍然繁荣着,其他两个墟都已不复当年的容颜了。

深圳墟之所以成为众多集市中最具规模、最有魅力的集市,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圳河与它的三条主要支流(大沙河、双流河和清水河)冲刷出一大片平坦的谷地,深圳正好位于这个谷地的中心。而且,有三条连接深圳和香港的道路(元朗至惠州、南头至沙头角、布吉至九龙)都在这里交汇。

从清朝中期开始的两百多年间,每到农历的二、五、八日,深圳墟便迎来了一片热闹的“墟日”,到了赶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汇聚到东门老街的深圳墟,他们肩扛手提,带来丰富的海产品和农作物,在这里交换各自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物资。

这是一幅巨大的铜版浮雕《老东门墟市图》,我曾站在东门老街的中心位置,面对这幅巨型的壁画,寻找当年深圳墟繁荣的印记。

从这幅图上,清晰可辨“鸭仔街”“猪仔街”“西和街”“渔街”等商业街道的昔日繁华,人们在“多仁米铺”前买米,在“大来金铺”前秤金,在“怡和海鲜货栈”前交易生猛海鲜,当然更少不了在“四季花店”前选摘露水欲滴的鲜花。

“深圳”就这么一直并不寂寞地繁荣着。

至少在建国后,宝安县的县城便在深圳镇。

一些喜爱看黑白电影的影迷,应该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有部电影叫《秘密图纸》,那是一部反特片,今天我们习惯称之为谍战片,其中有个特务说了句台词:“我明天要去深圳”,指的就是到宝安县城的深圳镇。这也许是当代最早涉及“深圳”地名的文艺作品。

如此看来,谁还能妄言“深圳”年轻呢?

在很多人的眼里,深圳也许是横空出世的现代商都。但实际上,在它历经600多年的烟尘以后,深圳其实是依然健在的古代商业文明的标本。

中国的改革开放,把它从南方以南的深水里打捞出水面。

历史选择了深圳,决不偶然。

(本文选自《深圳传》,有删减。)

作者简介


胡野秋,文化学者、作家。曾供职于《中国青年报》,1992年末南下深圳,供职于《深圳特区报》,并创办《影视双周刊》杂志,任总编辑。后在深圳从事文化战略、文化产业及传媒研究,任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兼任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香港卫视《东边西边》首席嘉宾,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学院兼职研究员。出版专著有《深圳传》《胡腔野调》《冒犯文化》《闲人,书生活》《六零派:文学对话录》等。

朗读者


蓝予,本名王惠平,深圳特区报新媒体《读特》“聆听美文”栏目的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协理事。现已出版一本长篇小说《苏醒》,五本散文集《得闲来叹茶》《人与动物的距离》《转身回眸》《心灵的故乡》《柳黄霜白时的背影》等。一本《蓝予国画作品选》。

监制:夏岩青  录制:杨义  编发:读特APP   点本文右下角:下载读特客户端收听。

如果您喜欢《聆听美文》,请给我们投稿,加微信:251330018

(作者:王惠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