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保险业,创新做增量——罗湖打算全市率先这么干!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慧如 文/图
2023-06-07 21:59
摘要

6月7日,“罗湖向新·保险赋能”保险创新闭门研讨沙龙圆满举行。

6月7日,由深圳市罗湖区金融服务署主办、深圳市罗湖区金融行业协会承办,在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中保不动产(深圳)有限公司支持下,“罗湖向新·保险赋能”保险创新闭门研讨沙龙圆满举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罗湖区金融服务署署长黄拓主持,副署长皮俊介绍了《罗湖区关于高质量建设保险创新试验区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措施”),20余家保险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围绕保险参与基层治理、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社会民生、推进深港融合、保险资金配置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先行先试 罗湖成为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沃土

深圳是第一个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城市,早在2006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40年来,深圳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28.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527.7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2022年,深圳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12月末,深圳保险法人机构总资产6.4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与此同时,罗湖作为深圳金融的发源地,近年来保险集聚优势愈加凸显。当前罗湖辖区集聚了48家持牌保险机构,包括国任财产保险、华安财产保险、中国人寿保险(海外)3家法人总部,保费收入占全市1/3,其中全市排名前十的财产险分公司罗湖拥有7家,前二十强有15家聚集在罗湖。今年一季度,罗湖全区GDP同比增长9.8%,其中保险业拉动力保持各行业领先,支柱地位和集聚优势充分彰显。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罗湖将如何谋划保险业新一轮创新发展?这次研讨会给出了答案。

推动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发展

罗湖聚焦“机构招引”与“园区建设”,点对点为保险主体关注关心的新设审批、搬迁成本、员工福利、业务拓展等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形成了综合引力带动保险主体高密度发展。

一直以来,罗湖精准面向财险、寿险、健康险、相互保险、互联网保险、保险资产管理、保险中介、保险专业服务机构等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多类型保险主体在罗湖设立总部、子公司或分公司,最高可享受2000万元落户奖励,全国性保险中介可获得落户扶持;注重“引”“育”结合,联合优质楼宇物业打造“保险创新试验园区”,鼓励保险主体集聚,进一步巩固和发挥罗湖区保险业优势,进驻园区的保险机构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中保不动产(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言表示,人保深圳大厦作为人保集团的示范项目,更是红岭北笋岗片区“新罗湖城市会客厅”的地标项目,已集聚了人保产健寿、太平财险、中融寿险等众多知名保险机构,将在认定为深圳市重点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精准招商,深化服务,积极申报认定为保险创新试验园区,推动辖区保险业发展。

推动保险机构参与社会治理

罗湖大力支持保险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建立健全保险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利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为投保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助力全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沙龙关注的《若干措施》,主要围绕三大领域支持保险发挥风险管理功能。

一是保障生产生活安全,实现安全成果人人共享。在预付费监管、安全生产责任、工程质量、高层建筑电梯幕墙等场景,推进保险机构全流程参与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推广安责险、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工程保函保险、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幕墙险等产品,试点将电梯维保费等支出转为电梯险投保费用。二是加强保险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拟在罗湖老旧建筑集中、出租现象普遍、老龄人口集中的街道社区分别试点自建屋及老旧房屋安全综合保险、出租房屋租赁保险、重点人群电信诈骗保险等服务,联合开展事前宣传、预防普及、日常巡查、智慧监测、隐患预警,以商业保险事后救济兜底,降低基层社区治理成本。三是提供社会民生保障。围绕校园安全、体育健康、重疾保障、第三支柱养老等民生事业增加保费低、保障高、公益性的保险服务,更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任保险董事长助理郑鹏表示:“国任保险将立足企业特色,通过‘保险+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科技保险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减量及风险保障的功能和作用。”

加大保险服务实体经济业务体量

据了解,罗湖还将综合发挥运用保险赋能实体经济作用,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支持保险保障科技创新领域技术开发、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生命科学领域生物医药产品器械研发等风险环节;二是鼓励保险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推动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配套机制,加强“银保联动”“保贷联动”;三是规范新兴行业合规运营,护航新兴产业有序发展。支持保险机构匹配医美等新兴行业需求,聚焦消费者权益保障,涉及开发新型责任保险,创设场景式行业保险等等。

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城市建设

在资金运用方面,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高且运用灵活的独特优势,是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若干措施》将积极引导险资提升运用效能,通过险资参与基于基础设施、商业地产、城市更新、保障房等领域的不动产投资基金(REITs),环境、社会、治理基金(ESG)等项目,盘活保险资金并参与城市建设,对其中投资罗湖的部分最高可享受200万元资金激励,对保险资金托管在罗湖区金融机构的,经区金融产业部门报分管区领导审定备案,可给予一定奖励;推动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探索港澳地区人民币险资回流机制,吸引港澳保险类机构参与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研讨沙龙将更好地贯彻落实《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研讨完善促进保险业务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拓展保险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以服务产业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减量社会风险、助力深港深度融合,激发罗湖区保险业改革创新的活力,高质量建设罗湖保险创新试验区。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慧如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