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文博会将于6月7日十点半正式向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6月11日。
经过十九年的发展,文博会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今年的3596家,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
往届文博会现场
今年文博会有哪些新看点?小政结合近期媒体报道作了梳理:
1、六大展馆
第十九届文博会线下主展馆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9-14号馆,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线下共设6个展馆,分别为:数字文化馆(9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10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11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B馆(12号馆)、文旅消费馆·一带一路国际馆(13号馆)、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14号馆)。
2、政府组团连续十四年“满堂红”
本届文博会预计将有3596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194家,其中,共有2688家线下参展,另有908家线上参展。自2010年首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全部组团参展至今,今年文博会迎来了全国政府组团亮相的第十四个“满堂红”。
3、广东21个地市第十次全部参展
今年文博会预计第十次实现广东省21个地市全部参展。粤港澳大湾区馆将组织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及广东其他地市、深圳各区文化产品、合作成果展示,重点展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创新发展成果。
4、海外参展商数量质量恢复到疫情前最好水平
本届文博会将围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目标,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交易展示平台功能定位,将有超50个国家地区,300多家海外展商参展,海外参展商的数量和质量将恢复到疫情前最好水平。
5、全市60多个分会场“大联欢”
今年的文博会共设60多个分会场,星罗棋布于全市各区。各分会场借助文博盛会,充分展示自身所长,文化与数字科技相结合、非遗传统与现代设计相辉映、制造优势与文化产业相促进,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亮点纷呈,大有看头。
起源于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甘坑村”的深圳甘坑古镇,是第十九届文博会分会场之一。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6、各地展团特色汇聚
各省展团都将拿出“压箱底”的宝藏展品。比如,黑龙江馆从渤海靺鞨绣、赫哲族鱼皮制品等传统非遗精品到北沉香、五大连池火山岩盆景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再到俄罗斯油画、朝鲜油画等中外文化交融的艺术品;广西馆则设置展览展陈区和舞台表演区,采取产品展陈展销,民族特色演艺,打油茶、坭兴陶艺展示及现场推介会等方式;山东展团带来现在热度较高的一系列淄博新文创,包括用软陶还原的2米长的“淄博烧烤”微场景,用淄博琉璃打造“淄博烧烤”大餐,甚至用山东煎饼创意设计现场就可以吃的“淄博烧烤”三件套。
7、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本届文博会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充分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深厚底蕴与发展潜力。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设立工艺美术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艺术设计展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展示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等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荣宝斋将带来“经典的复现与传统的再造”艺术展,重点展出吴昌硕、齐白石、郭沫若、溥心畬、傅抱石等名家书画真迹。
8、“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
第十九届文博会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契机,在线下恢复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设置了欧洲展区、亚洲展区、中东地区展区、非洲展区、拉美地区展区和文化进口贸易展区,重点面向国外相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推荐的代表机构或相关文化机构,以及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相关机构参展,参展商结构和质量较以往各届大有提升。
9、《咏春》“闪回”深圳
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舞剧《咏春》火爆全国。为让文博会期间国内外观众欣赏到这部舞剧,《咏春》剧组将“闪回”诞生地深圳,于6月7日登陆深圳大剧院大剧场,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
10、首次设立数字中国展区
本届文博会在数字文化馆首次设立设立“数字中国——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主题展区,展览面积1517平方米,秉承文博会“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理念,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展区分为开启文化数字化大门、数字文化传承、数字文化创新、数字文明时代四大板块。
11、“数字人主播”
今年文博会将通过深圳来画科技和南京硅基智能科技的技术赋能,利用AI技术制作100多个短视频,内容包括新闻播报、展品推介等,并在全网分发。同时,还将为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和文博会公司等单位制作几十个数字人,在展期5天内,每天进行9个小时无间断直播,预计将为文博会在全网带来亿万级的播放量及话题量。
12、首次推出数字文创产品
今年文博会首次推出数字文创产品,以文博会吉祥物小水滴“文鹏”的IP为核心,融入各地特色文化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开发多款“小水滴”数字文创产品,线上发售并赋予门票权限,将文博会小水滴打造成为一张崭新的数字名片。本届文博会通过数字门票减少纸质门票的印制,既能实现绿色环保节约,又能方便采购商和观众线下逛展,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数字化服务。
13、云上文博会入驻展商创新高
云上文博会平台入驻展商总量首次突破6000家。云上文博会云报名、云展厅、云招商、云票证、“VR全景看文博”等服务功能全面升级。在线下、云上同步策划举办重磅信息发布、拍卖、直播、录播、路演、洽谈、签约等重大配套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14、注重文化进出口贸易
本届文博会重点聚焦文化进出口贸易主题,通过提前对接、配对、洽谈,撮合境外展商、采购商与国内展商的对接、交流、合作,配套举办2023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论坛、文化进出口贸易洽谈会等多项活动。其中,文化进出口贸易洽谈会以“促进文化贸易 共享文旅盛宴”为主题,组织“意蕴之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粹·海外数字巡演”项目、“文化产业及康养建设”项目等内容参会。
15、记者人数创历届最高
文博会新闻中心消息,截至4日中午12点,今年已有1765名记者报名采访文博会,报名数量创历届最高。其中,除本地媒体以外,还包括央媒16家、本省媒体9家、外省媒体61家、境外媒体7家。本届新闻中心还将首次在主会场各展馆内设立服务点,为记者现场第一时间发稿提供便捷服务。
新闻中心现场服务点效果图
16、我帮展商找市场
今年文博会将继续联动各大新媒体平台举办“我帮展商找市场”等系列宣传推广活动。采用多种新媒体方式为参展商推介企业和产品提供专业的宣传推广服务,助力企业更快更精准地找到客户,助力展商开拓新市场。
17、新品“首秀”舞台
本届文博会在主会场12号馆连续4天开办文博会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目前共组织了18场新品发布,包括合肥易舍传媒有限公司的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节项目和极光之夜艺术创客空间项目等,为国内外新产品、新项目的发布提供“首秀”平台。
18、开展“网络大V看文博”
联合深圳新闻网共同开展“网络大V看文博”活动,积极发挥抖音平台网络大V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逛文博、看文博、拍文博,以生动有趣的照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现深圳文博会现场盛况。
19、联手电商平台启动“文博会消费季”
今年文博会携手抖音招募甄选100家优质展商、服务商,在6月1日到8月30日的“文博会消费季”中,为观众带来海量、优质文化商品,通过互联网技术助推文化消费。
(原标题《文博会时间开启!从19个视角“速读”第十九届文博会》)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