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省委书记黄坤明前往中山大学,围绕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为师生讲授思政课,并到教学科研一线进行调研。
思政课上,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围绕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及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作发言,教师代表姜帆、匡铭,学生代表钟嘉慧、郑鸿祥分别就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医学领军人才、投身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发挥专业所长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主题作交流发言。黄坤明不时插话,询问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与大家深入交流。
在认真听取师生发言后,黄坤明以“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新时代广东潜力无限”“新时代追梦人大有可为”为题进行授课,分别就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必须把握好的重大课题以及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使命和必须磨练的意志品质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阐释。
黄坤明首先回顾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带领大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通过中外发展路径的比较和对世情国情省情的分析,带领大家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成功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带领大家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建立了现代化的全新模式,展现了现代化的全新图景;从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思想伟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实践以及新时代十年应对风险挑战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等不同角度,带领大家深刻领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在于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随后,黄坤明紧扣党的二十大战略擘画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和省情实际,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作深入解读,并着重对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关系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作进行具体讲解。他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实现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广东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始终牢记服务港澳的初心使命,着力在三地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携手港澳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塑造未来产业,守好做强这份厚实家当;加大力度推动产业科技融合,强化教育人才支撑,更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县域为重要发力点,抓住“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努力把短板变为潜力板,共同迈向现代化。这些都为广大师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希望大家抓住机遇,积极投身到广东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发挥所专所长,踊跃建言献策、发声出力,在更好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黄坤明说,奋进新征程,当代青年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希望同学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有理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胸中有理想、心中有人民。要敢担当,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胆气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志气骨气,肩负时代重任,直面困难挑战,锤炼过硬本领,在战风斗雨、劈波斩浪中强筋壮骨、成长成才。要能吃苦,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经济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奉献青春、挥洒热血,以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风貌开辟发展新天地。要肯奋斗,永远保持奋斗姿态,迎难而上、勇攀高峰、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靠奋斗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
黄坤明说,近百年来,中山大学始终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致力于传承优秀文化、追求卓越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也为广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大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汇聚一批名家大师,用心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思政课前,黄坤明走进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深入鱼苗培育孵化室、水稻新品种选育室,与学院负责人、科研人员亲切交流,询问了解学院党组织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听取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汇报,勉励他们沉下心来做好科研教学,充分依托学科优势,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瞄准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等当前广东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原创成果。黄坤明还来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深入了解平台建设情况和有关研究成果,希望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持续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紧扣粤港澳合作发展实际精准选题,深入三地基层一线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以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意见,为高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省领导陈建文、王曦、张晓强,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参加活动。
(原标题《黄坤明到中山大学讲授思政课并调研 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克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百年工运·月满华章——大富社区工联会开展双节同辉游园活动 (通讯员:大富社区 张川梅)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正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工联会于9 月 26日在共联都市智谷园区开展了以“百年工运·月满华章”为主题的双节同辉游园活动。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共联智谷园区企业工会会员、职工群众等共150余人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工会百年历程,共话团圆情谊,共贺祖国华诞。 在“互动游戏区” 里,套圈、投壶、丢沙包、蒙眼敲鼓、猜灯谜等项目也是热闹非凡,每个人都能 “一展身手”,领取自己喜欢的小奖品。有企业职工表示:“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今天这个亲子游戏特别好,既增进了感情,又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表示:“工会成立 100 周年,不仅是一个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社区工联会始终与职工同心同行,未来,工联会将继续秉持 “服务职工、共建家园” 的理念,开展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活动,让工会成为职工最信赖的 “娘家人”,助力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此次游园活动不仅为企业职工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更凝聚了工会力量,增进了职工间的情谊。下一步,大富社区工联会将以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 “工会温度” 温暖每一位职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