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街道积极探索“1+4”共治模式 构筑基层治理“华富矩阵”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通讯员 王欣悦 文/图
2023-05-25 19:54
摘要

华富街道积极探索“1+4”共治模式,明确由街道部门统筹,协调联动“社区”“社工”“社工机构”和“社工学院”四大关键要素,构筑紧密串联、相互作用的基层治理“华富矩阵”。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聚焦福田区“首善治理”“首善民生”的美好愿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有备而治”,华富街道积极探索“1+4”共治模式,明确由街道部门统筹,协调联动“社区”“社工”“社工机构”和“社工学院”四大关键要素,构筑紧密串联、相互作用的基层治理“华富矩阵”。

抓好牵头部门“总枢纽”,标准化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据悉,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华富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部署要求,深入践行基层党建“四三三”华富模式,通过明确“四社责任制”,建立“需求分析—资源匹配—监督管理—评价反馈”四位一体闭环运行机制,积极构建上下贯通、职责明确、执行到位、保障有力的基层治理体系新格局,让基层“触角”直达群众“家门口”。

经街道部门统筹,各社区今年联合社工机构、社工学院、居民代表等召开联席会议10场,围绕“社区治理改革创新举措”“共建高质量服务型社区”等主题共谈共商,累计提交议题422个,解决政策问询、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问题415件。在“一小一老”、心理咨询辅导、青少年才智教育、特殊群体服务等领域开展精细化惠民服务80余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

筑牢基层社区“主阵地”,协同化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畅通社情民意的“试验田”。如何用社区“小单元”撬动基层“大治理”?华富街道深刻分析当前基层治理亟待解决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等核心难题,采取“平战一体”方式积极破题。

记者了解到,在“平时”,街道各社区通过常态化治理解决民生问题。莲花三村社区用“暖心书记岗”“亭院议事会”等平台常态化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得知商铺夜间施工噪音扰民后,三村社区书记第一时间联合职能部门到现场查看,当天完成板车更换,保障辖区居民的“静音空间”。而到了“战时”,华富街道8个社区打破地域限制,通过模块化组合兄弟社区、各社工机构细分领域的存量人员,快速响应组成街道应急处置“突击队”,跨社区、跨领域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在今年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防汛安全“准备战”等大战大考面前,有力确保了辖区问题清零、点位达标、安全稳定。

建强社工队伍“生力军”,精细化提升基层治理服务力

社工群体是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力量。华富街道把“精耕基层‘幸福田’”作为重要课题深入推进,持续抓好基层队伍的履职能力建设,激发社会工作者内生动力。

帮助辖区的精障人士王姐更好融入社区生活成了莲花二村社工的新课题。莲花二村社工群策群力,从个体基本情况出发,一方面精准分析评估服务对象需求,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另一方面转变工作思路,在陪伴过程中为其量身定制“社区打卡计划”并送上红马甲、签到表、日志本“三件套”,鼓励她参与政策宣传、家园净化等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工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和不离不弃的守护下,王姐坚持每日打卡社区,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角色转变。这一“拉钩式”“鼓励式”帮助精障人士回归社会的个案成为华富精准服务群众的“网红案例”,受到辖区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用好社工机构“多面手”,多元化扩展基层治理强磁场

如何破解社工机构“对内创新能力不足,向外资源链接不足”等制约服务效能提升的核心问题?华富街道“1+4”共治模式给出解题之策。今年以来,辖区4家社工机构向内优化运营管理,在各社区孵化出“便民服务日”“政策直通车”“银龄巧手”等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高品质特色项目,同时向外打通多领域资源链路,因地制宜为辖区引进物质、资金、技术和服务等资源以回应差异化诉求。

在日常走访慰问中,新田社区发现一户困境儿童家中缺乏阅读学习空间,为解决这一难题,新田社工机构迅速链接外界资源开展家庭阅读空间改造,盘活闲置空间,打造“一平米读书角”,得到家长儿童一致好评。社工机构内外发力,坚持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热切期盼。

用实社工学院“助推器”,专业化赋能基层治理新发展

针对社区基层治理服务精度不足、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华富街道以打造基层现代化“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践园地”为目标,与深圳社工学院联谊共建,由学院14名导师组成“智汇华富专家库”,全过程嵌入式参与社区治理,在技能指导培训、精品项目研究等方面发挥强大智库作用,打通社工成长“天花板”。

今年5月,在街道联合学院举办的“循梦而行 情暖华富”社会工作促进交流会现场,执行院长余令围绕“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工作”开展专题培训,助力新入职的40名“雏鹰社工”精进自身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到目前为止,华富街道累计开展社工专业培训、社区骨干赋能培训10余场次,量身定制社区特色服务品牌8个,策划“民生微实事”项目10个。“本土优势+专业优势”的创新组合,为新形势下培育社会治理领域的“高精尖缺”人才和“专精特新”社区提供了“华富经验”。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刘一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通讯员 王欣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