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湾区 053期 | 肇庆黄友棣:“大乐必易”的百岁音乐家
2023-05-23 08:51

■蔡登山

黄友棣(1912-2010),原籍广东南海,出生于广东高要。清末其祖父任职司马,驻于肇庆府,故家住高要县。父灿章,致力兴办学校,为当地人士所敬仰。

黄友棣出身书香门第,家里藏书甚多,小时候他最爱读唐诗,可惜的是在他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性格软弱,又不善理家,家中景况每下愈况,最后竟以借贷度日。

黄友棣

他七岁时入高要县区立启颖初级国民小学,该校为其父生前提议筹办的。小学里有一架风琴,第一天上课,黄友棣就被它吸引住了。教音乐的老师不会看谱,只是教唱一些取材自国外音乐、再填上中文歌词的“学堂乐歌”。黄友棣唱得好开心,也感觉到乐声中魅力无穷。

抗战时期的黄友棣

一九二二年,家乡兵灾频仍,乃迁居广州,投奔其已出嫁的大姐家,寄人篱下,在成长过程中尝尽了世道辛酸、人情冷暖。

一九二三年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后改为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一九二五年附小毕业后,同年考入中山大学附属中学,自行学习手风琴、锯琴、小提琴等乐器,他才接触到乐理。也就是这个缘故,使他立志要深入浅出地推广乐理。后来他常做义工,培养更多的音乐老师,目的就是要扫除大众的“音盲”。

一九二八年,黄友棣附中毕业,再考入中山大学大学预科,并在市立小学兼任教职。一九三〇年预科文组毕业,直升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系,由于当时音乐风气衰沉,黄友棣决心把一生精力献给音乐教育工作。

黄友棣演奏小提琴

一九三一年,母校组织艺术研究会,以提倡纯正的艺术风气,黄友棣负责推动新音乐运动。他在课外勤于磨练提琴、钢琴的演奏技术,又细心研究作曲方法,在校常举办音乐演奏会。黄友棣和同学苦练几个月的提琴二重奏在音乐会上获得了一致的肯定与喝彩;更难得的是交到了一个音乐全才的伙伴林声翕,他来自广州音乐学院,在音乐会上,应邀担任他们的钢琴伴奏,合作得非常圆满,结下了日后长期合作的密切情谊。

大学四年级,黄友棣有幸又得到自加拿大载誉归国的名钢琴师李玉叶收他为徒。黄友棣认真学习的态度,深获李老师的欢心,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一九三四年毕业,毕业论文是《中小学艺术课程之改造》。之后,他应聘任教于南海县立第一初级中学。

一九三六年,黄友棣赴香港考取英国圣三一音乐学院提琴高级学位,准备继续出国深造。他每逢周一仍回广州跟李玉叶老师学琴,每两周一次要到香港向俄籍提琴名师多诺夫(Tonoff)学提琴,日子过得非常忙碌和辛苦。虽然如此,但为了要终身献身音乐工作,却能甘之如饴。不料不久后,“七七事变”爆发,他搁置了原先的计划,全心全意投入抗战宣传工作。据何志浩的文章说:“在抗战期间,歌咏团的组织,风起云涌。广州青年会的歌咏团是最庞大的一个。他被邀去教唱及指挥,同时要供给新歌曲。《醒狮的吼声》《战士之歌》《向前拼》《募捐歌》等,都是那时因急需而作成的歌曲。随之而来的是开展于各地的歌咏运动,在佛山、联合两所中学校,公开举行五百人大合唱。继又联合数十所学校,担任三千人大合唱的指挥。他设计用歌唱展开音乐风气,以音乐推行国语,以音乐增强爱国运动。此期所作的歌曲,包括《木兰词》《归不得故乡》《勇壮男儿要当兵》等等。”而据作家杨涛在《绛帐千秋:黄友棣教授音乐人生》一书说:“当战火由北而南,快燃烧到广州的时候,祖居连县的老同学刘以毅,写信劝他去粤北的连县暂避,他因而决定赴连县苦学潜修。却万万没有想到,广东省政府也迁到了连县。他被急征为行政干部训练团的音乐教官,接着任职于教育厅艺术馆的音乐科,又为儿童教养院编著音乐教材。”省教育厅艺术馆,包括戏剧、美术、音乐三科,后来改为艺术院,再改为艺专学校。但由于人手不足,他不得不亲自授课、改习作、编歌曲、写腊纸、自己印歌、自己教唱、自己登台指挥演出。这段时间之中,作了很多应用歌曲,无伴奏的《良口烽烟曲》,是他所作的第一个大合唱。后来中山大学由云南昆明迁返粤北砰石,他应母校之聘返师范学院任教,每个月尚要赶返曲江,在艺专音乐科上课六天。

黄友棣(林国彰摄影)

一九四一年春,中山大学哲学系四年级学生方健鹏(芜军)寄了几首小诗给黄友棣,其中一首《杜鹃花》:

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杜鹃花开在小溪畔,

多美丽啊!像村家的小姑娘,像村家的小姑娘,

去年村家小姑娘,走到山坡上,和情郎唱支山歌,

摘枝杜鹃花呀,插在头发上啊,今年村家小姑娘,走向小溪畔,

杜鹃花谢了又开呀!

记起了战场上的情郎,摘下一枝鲜红的杜鹃,

遥向着烽火的天边,哥哥你打胜仗回来,

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

不再插在自己的头发上啊,淡淡的三月天,

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杜鹃花开在小溪畔,多美丽啊,

像村家的小姑娘啊,像村家的小姑娘。啊!啊!

很能代表大时代中小儿女的感情。黄友棣十分喜欢,立刻将它谱成曲子,由音乐科学生以无伴奏的合唱方式演出,果然听众为之陶醉,“安可”之声不绝于耳,反响之热烈,出乎他的意料。不久这首歌就从广东流传到广西,接着传到云南、四川,成了大后方青年学子最爱唱的一首歌,《杜鹃花》也成为黄友棣终生的代表作。

一九四三年黄友棣与刘凤贤结婚,婚后育有三个女儿,大女黄薇(洋名Mimi)、二女黄荪(洋名Jane)、幼女黄芊(洋名Nancy)。然而黄友棣夫妻关系并不融洽。据传记作家杨涛说,刘凤贤是“女青年会的干事,她有很好的身世背景和富裕的家庭,个性倔强、聪明能干,带有千金小姐的脾气,凡是她想要的东西,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非要弄到手不可。”婚后,黄友棣仍然忙于作曲及教学,无暇陪伴娇妻。刘凤贤则对于任何接近丈夫的女性都心怀敌意,夫妻俩经常为此大吵大闹,黄友棣十分痛苦。一九四九年黄友棣到香港觅职,刘氏和三个女儿则在一九五六年移居美国生活,两人最终于一九六五年离婚。

刘凤贤在一九六五年三月十五日写了最后一封信给黄友棣。

黄友棣

友棣先生:

管埠(按:属于粤北乐昌县)之遇已二十多个寒暑,其中经过,在你是一场噩梦;在我是一页伤心史,我愿负完全的责任。

大女将近二十一岁了,二女刚过十八岁生辰,三女在本月二十二日便十六岁了。在这心酸的岁月中,你是学成归国,我却远离故乡,流落在一个举目无亲的异国;这也许是自作自受,也许是前生注定,我一概安然接受,我无回国的企图,你无来美的打算,此生不复再见。

今由律师办理(离婚)手续,我之延迟办理,因觉没什么意思,亦因需缴相当费用;但怕你怪我做事不彻底,终于取消。记得当年你说过:“今天人们问我为什么不结婚,将有一天人们问我为什么不离婚。”我的命运完全在你的预言中。愿上天鉴察。

刘凤贤 三月十五日

因此两人结婚在名义上虽二十多年,但相处的时间却只有婚后最初的数年而已。

一九四九年黄友棣迁居香港,到私立德明中学任教,德明中学的校长李韶是他的旧识,也是著名诗人,他们一起创作了不少名曲,如《我要归故乡》《北风》《中秋怨》《桐泪滴中秋》等。他在德明中学待了三年,一九五三年,大同中学创办,江茂森校长热情地延揽他,黄友棣就转到大同中学任教,一待就是十五年。一九五五年,珠海学院在香港复校,他也开始到珠海兼课。同年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学位(L.R.S.M)。

一九五七年秋,黄友棣在大同中学校长江茂森的支持下,以四十六岁的年纪,远赴罗马深造。这梦想本来在二十年前就可以实现的,但偏偏抗战爆发,如今方能成行。

黄友棣与费明仪

他在罗马勤研中国和声方法。他曾经表示:“调式音乐,是由东方传到西方的。第四世纪,米兰主教安布洛兹(Ambrosius)搜集调式的曲调,应用于圣歌中;第六世纪,罗马教宗葛利果(Gregorius)一世,修订礼乐,再把这些调式发展应用。我要详细研究中世纪欧洲音乐情况,更要看清楚,十七世纪和声学发达后,为何调式被大小调取代了。如此,我可以设法保留调式音乐的特性,同时,用古典和声与现代和声使它丰富起来,再加入中国音乐的惯用语,然后可以建立起现代的中国风格音乐作品。”

黄友棣在罗马待了六年,苦学不辍。他先后师从德宁诺教授、马各拉教授、卡尔都祺教授,其中马、卡两位教授对他影响最大。马各拉看过他新作的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谱说:“其中的曲调组织得很好,只是和弦变化太少,低音曲调显得有些呆滞,伴奏之中,音型运用得欠灵活,不过只要再把和声技术磨练好一点,配合对位技术运用,就能大为改进。”黄友棣随卡尔都祺的学习,先由调式和声技术入手,继之以现代和声(即大小音阶的和声)。卡尔都祺曾经指出他所写的一段钢琴说:“这段太像克洛德·德布西(Debussy),听众会认为你是从他的作品抄袭来的。”黄友棣解释说:“这是中国风格的曲调,是德布西抄自我们的祖先,邻人模仿我祖父的姓氏,怎能说是我跟了别人的姓氏?”这其间他完成其巨著《中国风格和声与作曲》一书,并创作大量乐曲为例证。卡尔都祺誉之为“能将调式作曲现代化之第一人”,并亲为其作序,并题词赠之曰:“君艰苦努力,为中国音乐寻求正确之和声方法,将如所作《寻泉记》曲中所述,终必成功;可断言也。”

一九六三年,他获得了罗马满德艺术院作曲文凭(M.C.M.A.R),这比他原先所获得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学位又高出一等。

一九六三年回港后,黄友棣仍回大同中学和珠海学院教书。虽然台湾的文化学院张其昀校长曾力邀他前往主持音乐系,但黄友棣以必须还大同中学校长江茂森的人情债为由婉拒了。他继续致力于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及推广工作,曾为香港不少学校创作校歌,从小学、中学以至大专都有。

黄友棣

一九六四年,出身书香世家、饱读古典诗词的费明仪教授,创办了“明仪合唱团”,恰好和黄友棣要创作中国艺术和民歌乐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开启他们长期合作的契机。作家杨涛说,明仪合唱团演唱的歌曲都是黄友棣已完成的作品,如由何志浩配词的民歌:《苗家少女》《迎春接福》《锦城花絮》《蒙古牧歌》《红棉花开》《凤阳歌舞》《天山明月》等。另外还有一些唐宋诗词的合唱曲,如白居易的《秋花秋蝶》《燕诗》《种兰》,李煜的《离恨》,杜甫的《孤雁》,晏殊的《怀远》,柳永的《春愁》,辛弃疾的《元夕》《带湖赞》,苏轼的《陌上花》,蒋捷的《风荷》等。费明仪又曾选出四首云南民歌:《弥度山歌》《十大姐》《绣荷包》《猜谜歌》,请黄友棣编成民歌合唱组曲。以上这些歌曲唱了十几年。

一九七八年开始,黄友棣每年都为明仪合唱团作一首新的民歌合唱组曲。黄友棣回忆说:“每年这项工作,就像新春的考试,年年农历正月初一一大早,费明仪就开车来接我,一同去韦瀚章和林声翕家拜年,顺便把她选好的几首中国民歌曲调交给我,要我在一个月后交卷。到了七月,她们在周年的演唱会中发表。”

黄友棣1983年于香港

黄友棣、韦瀚章和林声翕同为广东人,一九四九年以后,不约而同都卜居香江,同为好友。一九八三年三人同时获颁国家文艺特别贡献奖,何志浩写了一首《三人行》诗祝贺,开头说:“岁寒三友松竹梅”,因此被冠上“岁寒三友”之称。

一九八七年,黄友棣自香港珠海学院退休,孑然一身,于是选择移居台湾高雄,继续创作新曲,指导合唱团。一九九一年,黄友棣与高雄县鸟松乡圆照寺的住持敬定法师与监院玄慧法师相识,进而热心推行“以乐弘道”的工作。自此亦奠定了黄友棣与佛教的因缘。在夕阳向晚的暮年开始写作佛曲,《心经》《牧牛图颂》、清唱剧《曹溪圣光》等,都虔诚优美、令人动容。黄友棣多年来为圆照寺创作了过百首的佛教合唱作品,在现代佛教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〇〇八年更迁入圆照寺内长住及养病(当时他经历了第一次骨折)。

晚年的黄友棣

二〇〇九年,黄友棣因肺部积水被送入高雄荣民总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又不慎在家中摔倒,换置髋关节,六月初因呼吸衰竭再次转送至高雄荣总急救,一直住于加护病房。

二〇一〇年七月四日,黄友棣因呼吸系统及其他多重器官衰竭而离世,享年一百岁(一说应为九十八岁)。

黄友棣一生创作的乐曲达二千多首。他一生奉行“大乐必易”的音乐哲学,同年在他所立的遗嘱中,亦交代当他离世后,全部音乐作品皆可供人自由印行、演唱、演奏、制片、录音、录像、用为背景音乐;皆可出售,全无限制。

百岁的黄友棣

音乐学者沈冬教授在为他写的传记书中,特别指出他性格中强烈的“边陲性”:“他苦学音乐,多半是靠自修,相对于正统学院派的音乐家,他就是边陲;他年轻时一直生活在广州,没有去北京、上海这两个主要的音乐中心参与活动,这也是一种边陲性;即使抗战时候,无可否认,重庆才是大后方的音乐中心,但他还是远离了中心,在边陲的广东乡下默默耕耘。四九年以后,他移居香港,香港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巿,但在两岸对峙的架构里,香港依旧是属于边陲的;晚年他到台湾定居,因为健康的因素,他选择了高雄,依旧远离了政治文化中心的台北。”黄友棣在读完初稿后打电给沈冬,他在电话中反复激动地说:“你了解了!你真的了解了!”后来又屡屡表达对这个观点的欣赏,认为沈冬写出了他的真心真貌。

■作者简介

蔡登山

台湾著名文史作家,曾任电影公司营销部总经理及出版社副总编辑,沉迷于电影及现代文学史料之间,达三十余年。1993年起筹拍《作家身影》系列纪录片,任制片人及编剧,四年间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乾、张爱玲诸人之传记影像。

著有《人间四月天》《传奇未完——张爱玲》《鲁迅爱过的人》《张爱玲色戒》《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及友人》《梅兰芳与孟小冬》《民国的身影》《声色晚清》《一生两世》《多少往事堪重数》《情义与隙末》等数十本作品。

编辑 陈晓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