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际
交流湾区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揭牌
宝安揭牌启用全区首个外事服务机构。5月16日,湾区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秉承“快捷、精准、优质、暖心”服务理念,面向国际友人和外资企业推出近百项服务,将着力打造外事服务的标杆阵地、样板平台。该中心通过多领域整合、多部门协同、多形式交流、专业化运营,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能提供4大类近百项服务,是一个集业务办理、咨询服务、交流融合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保障”。
湾区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将为外资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保障,为外商和外国友人在宝安发展创造优越环境,提升其在宝安工作生活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宝安将致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拓宽国际视野,主动强化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全球“朋友圈”,更好助力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未来,宝安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外资企业将蜂拥而至,城市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达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会展经济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火热继续
超大规模电池技术展、半导体展、全智展、连接器展、消费电子展、工业自动化展……连日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人声鼎沸。继上周同期举办4场展会,本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又迎来8场主题专业展。5月16日,8场展会同日开幕,单日总人流量超18万人次。两年一届的中国(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备受瞩目。开幕当日,涉及材料、设备、电池等领域的国内外超2500家展商集体亮相,吸引观众14万人次,预计为期3天的展览会将吸引超20万观众观展。
数据显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今年办展总面积预计将首次超过500万平方米,排展近70场。随着会展业的强势复苏,各类大型展会和专业展览在宝安全面开花,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动,各类要素充分聚集将赋能世界级会展商圈拔节生长。深圳近期出台了会展业的扶持政策,致力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宝安将抓住机遇,做好会展业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会展经济做大做强,服务好城市经济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家教家风
宝安家教家风建设主题活动启动
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激扬家国情 德育铸未来”——2023年宝安区家教家风建设主题活动暨第十七届母亲文化节活动举行。现场发布了2023年宝安区家教家风建设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宣读了2023年宝安区“美丽母亲”“最美家庭”表彰决定。出席活动的领导为庄少岑等10名“美丽母亲”和丁如怡家庭等20户“最美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做好表率,引导和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家庭文明建设,传播科学家教理念,树立家庭文明新风。
家风好,则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宝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教家风建设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视家庭建设,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城市文明新风尚。从“美丽母亲”“最美家庭”代表的平实发言和动人故事,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家教家风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也能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寄予高度期望。相信这些先进典型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传播家庭文明正能量,激活一个个“社会细胞”,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共筑文明和谐友善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垃圾分类
宝安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启动
近日,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制定了《2023年宝安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方案》,通过“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联动,面向全社会和各行各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让垃圾分类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今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期间,宝安将开展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揭幕仪式及试运行、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集中开放免预约参观、宝安区垃圾分类创意大赛评选、学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全民垃圾分类公益服务等活动。
垃圾分类人人参与,清洁城市人人守护,美好环境人人共享。宝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分享垃圾分类小妙招,传播垃圾分类小知识,激发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掀起垃圾分类“绿色”热潮。做好垃圾分类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带动全民践行垃圾分类理念,将大幅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要丰富宣传方式培养良好习惯,让绿色、环保、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非遗
沙井《老宝安·非遗秀》上演
5月12日,农历三月廿三,第四届沙井《老宝安·非遗秀》暨天后古庙妈祖非遗文化节盛大举行。天后诞妈祖巡游、沙井蚝民习俗庆典、非遗文化展演,一系列精彩活动构成非遗盛宴,增进了人们对妈祖文化、海洋文化的理解。
一场极具宝安特色的非遗盛宴,精彩再现早期沙井蚝民生产生活场景,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这场活动亮点十足,不仅是千年文化的传承,还能增进年轻人对海洋文化、蚝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赋予传统文化在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交通
一批路口完成安全改造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在道路养护工作中加快推动泥头车运行路线设施整治工作,此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工程涉及8个街道,将整治航城大道、广田路等51.08公里的14条道路。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交通渠化岛、二次过街岛和隔离柱的防护性能、停止线后退、增设人行过街警示智慧发光道灯、优化缘石坡道、完善慢行设施等。目前,已完成4条道路共10个路口改造施工。
改造后的交通路口,强化安全警示,设施全面升级,可以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远离泥头车的风险。精细做好道路改造和整治,保障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有序通行,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指数,宝安道路交通将更加安全、更加顺畅、更加便捷。
关键词:急救
市民参与“救在身边”活动
5月14日,由宝安区红十字会主办的“世界红十字日”公益活动举行。活动的主题为“生命教育·救在身边”,吸引了500余名市民踊跃参与。目前,宝安创建了49个“5分钟社会救援圈”示范点,组织社会急救培训近两万人,有序推进AED设备安装工作,初步搭建了救援现场、物业、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院院前科的四方联动救援框架。
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关键时可以拯救生命。社会急救非常重要,让更多市民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可以科学地应对突发情况,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护时间。探索打造社会急救“宝安模式”,引导人人学急救、提高应急救护能力,将让城市多一分安全,更好保障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