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学生,被称为“白石巷子弟”。
“子弟”二字,称出了书院的重量,
提升了书院的能见度。
是啊,哪怕是一两百年前,
哪怕是这南方之南的偏远乡村,
因为有了书院,也就有了文明的光亮,
无数子弟心中的灯,脚下的路,
被点亮了。
二帝书院位于香港元朗区锦田水头村,是一所供奉文昌和关帝的教学场所。现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作香港法定古迹之一。二帝书院建于清朝道光初年,当年由邓族十六个著名的士绅筹组兴建,成立文武二帝会(文昌会)。二帝书院除供奉文武二帝外,亦作子弟学习的书室。由于书院的前院以白砖砌成,称为“白石巷”,而其学生被称为“白石巷子弟”。书院厢房的入口是月牙门,书院墙头饰以花草小鸟图案的灰塑,而窗棂则有不同图案的通风瓦,古钱花案,有些则以不规则的几何图案组成。书院是一所两进式建筑,前室供奉财帛星君、文星帝君、关圣帝君和文魁踢斗,中央隔一天井,后室为书斋。书院在“二战”后已不再用作学校。1994年曾进行重修。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编辑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