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0日下午公布新冠肺炎个案最新数字,香港新增69例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其中67例为本地感染个案。令人担忧的是再有4名外佣确诊!
疫情简布会(冯瀚文摄)
卫生防护中心公布,再多4名外佣确诊,都曾经入住安盛雇佣公司位于上环建安商业大厦的宿舍,有3人与较早前确诊者同住,她们分别曾经居住在朋友家中,防护中心会再追踪密切接触者。另外,葵涌货柜码头再多一例确诊,累计有8例个案。
再有三名确诊翁离世 累计55人不治
香港今日再有三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于今早死亡,分别是85岁、86岁和94岁的男病人,至今累计有55名确诊病人离世。
医管局指出,一名86岁男病人,有长期病患,7月28日因发烧及呕吐入住玛丽医院,至今早6时41分离世。死者是屯门康和护老中心院友,该院舍累计8人死亡。
此外,东区医院一名85岁男病人,7月31日因发烧及肚泻入院,今日凌晨0时51分离世。死者居于筲箕湾明华大厦B座。
威尔斯亲王医院发言人今日亦公布,一名94岁确诊男病人于今早离世。病人本身有长期病症,于7月30日因发烧入院接受治疗,当时情况穏定。随后病情持续恶化,今早11时54分离世。
安老院爆疫 撤离逾30人余9人待安排
8月9日晚,九龙湾耆康会启业护理安老院有30多名院友转到樟木头老人度假中心检疫。
卫生署昨日公布,启业护理安老院再多2例确诊及1例初步确诊,累计有4名院友染疫。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认为,院舍有小型爆发。因此院舍40多名院友及职员于昨晚开始撤离接受检疫。
耆康会今日表示,昨晚已有30多名院友转到亚博馆及位于近马鞍山的樟木头老人度假中心检疫,余下9名长者及员工有待安排。
团体促推健康码配合全民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政府早前宣布推出全民检测计划,有团体于今早(8月10日)约见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建议政府应增拨资源培训和聘请检测人员,协助长者进行检测,并促政府在全民检测计划下,推出健康码。
工联会九龙东总干事邓家彪指,今早局方曾简介全民检测计划,市民不需要登记可以领取检测包,回家后需于网上登记,再自行采集样本,交到收集点。邓指出,网上登记和自行采集样本对一些长者而言有困难,呼吁政府透过培训聘请合适人士,到社区为有需要人士做检测。
议员麦美娟指,目前各行各业均受影响,相信全民检测有助控制疫情,在此时推出健康码,将有助各界在健康和安全情况下恢复经济活动,她指局方在会上承诺会研究。麦强调,疫情下推出健康码是安全、亦有助控制疫情,因取得健康码的前提是通过检测,而检测可以找出隐形患者。
陈肇始预计500万人参与全民检测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政府上周宣布开展全民普及检测,全港市民可免费进行一次病毒检验,属自愿性质,预计两周内进行。
陈肇始今日(8月10日)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根据民政总署的社区检测计划,有约七、八成市民参与,政府估算会有约400万至500万人参与普及检测,期望能在两周内完成检验,「所以仲计紧数」,由于每日检测量将会很大,人手主要由获政府委聘的3间私营公司提供,暂时未知涉及多少人手。
陈肇始又指出,现时仍有不少细节正在敲定中,创科局正设计登记程序,应该会有一个网上登记系统。至于会由市民自行采样,还是由专业医护协助,采样方式采用深喉唾液抑或咽拭子,陈肇始指科学上各方式都各有效用,但细节仍在讨论。
孕妇检测首日无人龙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民政事务总署今日(8月10日) 联同仁济医院推出「孕妇检测计划」,为孕妇提供自愿性质的一次性免费病毒检测服务,名额5000个,为期一星期。
不过目前看来,计划反应冷清,部份自取检测工具地点都未见大排长龙,荃湾仁济医院方若愚长者邻舍中心首两个小时只有4名市民到场,当中有人手持胎儿超声波照等文件作证明,亦有准妈妈前来领取检测工具时,表明希望「求个安心」。
仁济医院董事局行政总裁梁伟光指,由于孕妇到部分医院覆诊或产子,需出示病毒检测证明,所以应政府邀请推出孕妇检测计划。另外,是次计划采用咽拭子而非深喉唾液采样,梁指采样方式由当局决定,医院并无参与,又认为自行采取样本并非难事,每个采样本套装中均有采取样本的教学,所以不担心会影响结果的准确度。
计划由今(10日) 起至本月15日试行,分别在11个指定派发地点向孕妇派发,或其家人代领检测登记表格和咽拭子采样套装,每间中心每日获发90个样本瓶,有关人士领取测试套装时须出示参与检测的孕妇之怀孕证明,并于翌日交回。
袁国勇团队证第三波疫情与菲律宾哈萨克有关
香港自7月初迎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三波疫情,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开展研究,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临床副教授杜启泓及其团队分析了香港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的病毒基因,发现第一波疫情、即以内地及亚洲地区输入个案为主的患者,其序列未发现全球流行的基因突变D614G,至第二波疫情,即三、四月欧美输入个案为主流时,逾7成患者均有D614G突变。
至于第三波疫情,港大团队分析后发现患者基因全属GR病毒株。本地个案可分为两大群组,其中「HK1」群组共29人,患者基因与4例来自菲律宾的输入个案最有关连。另一群组「HK2」是同一家庭的三名确诊者,他们的序列与哈萨克输入个案最有关连,。
研究团队指出,第三波疫情的本地个案基因序列与输入个案更相似,料不会是6月之前的个案的隐形传播链所引发,不过由于港患者有独有的突变,反映本地个案与输入个案之间仍有重要的差异,有待找出当中未被发现的连系,以查出今次爆发的源头。
团队认为,透过于边境及机场的源头管制是预防输入个案的重要措施,而市民亦应继续全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特别需注意在食肆内的防疫措施。研究结果已在医学期刊《临床传染病期刊》上发表。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