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本期栏目对该话题进行理论问答。
主持人:王玥
嘉 宾:江传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新问题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明确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哪些?
江传月: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做两个比较,一是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列举的“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较,二是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的“十年前”的“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以来对所列举的“困难和挑战”“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情况,而且可以看出三处表述有共同的地方,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民生方面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还特别要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新问题,如“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其中,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卡点瓶颈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环境资源约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完善等。
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才能听到在办公室听不到的声音,及时发现问题
主持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是认识和化解矛盾的突破口。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江传月:问题一般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不易被人发现的。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工作不熟悉,对业务不钻研,没有发现问题的基础性积累和能力;二是缺乏调查研究。因此,领导干部为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一是要加强学习,熟知、精通分管的工作。二是开展调查研究。今年全国两会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领导干部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与获取有关事物的详细信息,才能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多和最了解情况的人沟通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和想法,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广听,做群众的“倾听者”。“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广泛听取不同群体的不同声音,做到敞开胸怀,全面了解情况。要善听,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要多听听群众的“牢骚话”,深刻把握他们的内在诉求;要常听百姓唠的“家常嗑”,全面了解百姓的所需所盼;尤其是一些反映问题、提出批评的“带刺”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到“洗耳恭听”。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才能听到在办公室听不到的声音,及时发现问题。
主持人: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领导干部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能不能让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标杆,把问题解决好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江传月:第一,需要开阔的视野眼界。具有开阔的视野眼界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努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不能“坐井观天”“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否则,只会被表象问题“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二,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盯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解决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作为检验自己能力水平的试金石。要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碰到难题敢于触及,遇到矛盾主动解决,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职责范围之内,决不能敷衍了事、上交矛盾。
第三,要有十足的担当精神。很多问题看似简单,但解决起来却很困难,这需要我们有勇气,敢担当;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发展的机遇而不是退缩的借口。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敢啃硬骨头,勇于闯难关。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提升自己,创造业绩。
第四,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学习会让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会开拓思路,会在新的问题面前思考出新的解法。在知识大爆炸时代,领导干部要树立起“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要带着问题学习,对照遇到的问题补充知识的不足、查找能力的差距;要通过学习缩小差距、补齐短板,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要有高超的分析能力。要能够把一件事或一种现象由表及里地进行剖析,辨别其中的关键信息和因果关系,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而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原标题《理论问答 | 坚持问题导向》)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