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 接轨国际 融合发展 深圳打造跨境医疗服务创新发展高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2023-05-12 06:52

编者按

5月10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镌刻在这座城市、融入深圳人血脉的精神特质,是深圳过去40多年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成功基因。

新时代,新征程。深圳人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深化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即日起,深圳特区报开设“赓续特区精神 锐意改革开放”专栏,报道深圳锐意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新成效,展现深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的奋斗实践。敬请垂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提速,推动港澳和内地跨境医疗规则衔接、要素流动、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深圳以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不断深化深港医疗服务融合发展,打造跨境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新高地,深圳医疗服务越来越有“国际范”。

当前,在国家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深圳正不断加强与粤港澳地区卫生健康部门交流合作,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向纵深发展,为深化粤港澳合作、塑造“健康湾区”贡献深圳力量。

“港澳药械通”落地,患者受益国际新药械

对普通人而言,“说走就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小乐(化名)说,却是难上加难。小乐在深圳打拼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6年前,小乐发现自己行走时双腿会间断出现僵硬、无力和疼痛感,这些年,小乐奔波于各大医院求医问药,但双腿逐渐变得僵硬如“灌铅”,靠轮椅出行,他尝试了多种药物都收效甚微。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工作人员正在为港人提供咨询服务。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最近,在得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通过“港澳药械通”引进了一款进口新药“巴氯芬针剂”后,小乐来到医院就诊。“用上了国际新药,我又能走路了。”小乐说,他的双腿已经不再疼痛,僵硬和无力的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我要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回到工作岗位。”

2020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这一监管创新举措被称为“港澳药械通”政策。在“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可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

目前,深圳共有4家医疗机构可执行“港澳药械通”政策,分别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深圳禾正医院和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

药械共享,医疗资源“通关”跨境衔接。“港澳药械通”既惠及内地居民,造福跨境患者,也有效促进了湾区医疗同质化发展。截至目前,深圳4家医疗机构获批引入31种进口药械,已有近1700人次享受试点政策福利获得及时救治。

打破资质壁垒,港医在深获高级职称

近日,在港大深圳医院,一场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樊敬文医生高度专注,为直肠癌患者切除肿瘤。过去,由于未开展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认定,港籍医生缺乏相应高级职称,无资格进行高难度手术。

在医生资质互认方面,深圳先行探索。深圳打破深港医师资质壁垒,开展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认定,与内地医师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与此同时,深圳优化港澳办医行医环境,持续优化港澳医疗机构审批流程,简化港澳医师资格认定、短期行医许可程序,大幅压缩机构设置与执业登记审批、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执业办理的时限。

樊敬文成为深圳市首批37位获得“主任医师”职称的港籍医生。“由于没有相对应的职称认定,以前香港医生在内地申请课题比较困难,现在有了正高级职称,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医生们在手术授权、医生培训等方面更加规范化。”樊敬文说,“深圳这项改革打破了两地医师执业资格认定壁垒,这让港籍医生在深进行医疗、科研、服务等方面会更方便。”

据悉,目前,全市已开设12家港资独资合资医疗机构。其中,2021年新批准设置6家港资医疗机构,占全省同类医疗机构5成以上。同时,已有348名涉外医师获内地医师执业资格,1098人次以短期行医方式在深圳执业,泰康前海国际医院、新风和睦家医院、禾正医院等一批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深圳发展。

“港澳药械通”首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投入临床使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制订国际标准,医院评审与国际接轨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JCI、澳大利亚ACHS等是通行的国际医疗评审标准。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卫生健康领域赋予深圳的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任务。

2020年12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深圳成立非营利性的第三方评审评价研究中心——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该中心高质量编制了《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成为全国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

目前,这个国际版“医院标准”已进入落地“实操”阶段。首批13家医院将成为尝“头啖汤”的试点医院,其中包括深圳的5家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徐小平介绍,有了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标准,将助力内地和港澳医疗体系融合发展、医疗规则有效衔接,实现医疗质量同标同质;也有利于国内医院获得国际商业保险机构的认可;方便患者就医和保险支付。

特评







更深层次改革 更高水平开放


当前,深圳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深圳,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以什么样的状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火热的实践可以作答。5月8日,深圳发布用电营商环境20条改革举措;5月9日,正式发布“深圳惠民保”;5月10日,启动“街区制”城市管理改革……重磅举措接连推出,体制机制持续破冰,改革开放不断向深处行、向难处进,这就是当下深圳改革开放的“现场图”,是深圳在主题教育过程中以学促干的生动缩影。

奋进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党的二十大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对于深圳来说,中央赋予的为改革开放探路的使命没有变。深圳推进改革开放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屡获国家推广,就是为了“以一域而利全局”,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深圳必须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面对改革发展中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只有着力深化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狭路相逢勇者胜。”改革开放越到“深水区”“无人区”,越考验智慧和勇气。当此之际,肩负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使命的深圳,必须一马当先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坚决破除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广大特区“拓荒牛”艰辛奋斗的结晶。一批批改革先锋,曾经冒着巨大风险、顶住了巨大压力、付出了无量心血。今天,躬逢伟大新时代,肩负新时代历史使命,我们唯有赓续并不断发扬光大特区精神、深圳精神,续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辉煌篇章!(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原标题《破壁垒 接轨国际 融合发展 深圳打造跨境医疗服务创新发展高地》)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