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标准改造供水管网 汕头这个村两千多村民用上“幸福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蔡东龙 文/图
2023-05-12 01:37
摘要

改造后的水质如何?水压稳不稳?事情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深圳对口帮扶汕头驻潮南区两英镇工作队在深圳市水务局和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的指导支持下,发挥专业优势,投入资金240多万元,对两英镇仙斗村老村片区自来水供水管网全面升级改造,工程自去年11月份竣工以来,两千多村民开心地用上了“幸福水”。事情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改造后的水质如何?水压稳不稳?对此,记者日前实地走访,了解到这个民生项目的建设情况及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管网改造后村民用上稳定优质的自来水

两英镇仙斗村老村片区住有298户居民,总人口约2200人。老村原供水管道为PE管、镀锌管已使用10余年,管道普遍老化严重,逐年锈蚀,部分管段破损导致漏损率处于30%以上,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不仅影响水质水压,甚至存在二次污染情况。同时,老旧管道管径偏小,水压较低,造成供水状况不理想,给老村片区村民用水带来了不少影响。

自深圳市水务局和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派出工作队对口帮扶两英镇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在组团单位各级领导的部署指导下,驻两英镇帮扶工作队按照两英镇“水”和“产业”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坚持试点先行,注重供水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绘就“以水美村、以水兴业、以水富民”新图景。

施工现场沟槽开挖与铺设管道

深圳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嘉东在调研对口帮扶两英镇乡村振兴工作时指出,要以饮水安全为导向,提高供水使用效率为抓手,从“源头”到“龙头”做好供水漏损检测和修复工作。帮扶工作队为落实好该项工作,充分发挥水务局及环水集团的专业优势,以重点帮扶村仙斗村为先行示范,根据老村片区村民用水问题,积极对接潮南区自来水有限公司,组织环水集团管网技术工程师深入片区,对现场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掌握供水区域用户用水结构、水表性质、用水水质、水压等情况,制定新建管网设计方案。

在摸清情况后,环水集团决定对该仙斗村老村片区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以深圳供水管网为建设标准,更换具有良好防腐性能、不易结垢的主管球墨铸铁内衬PE管和支管PE管,新建DN160 PE管约331m,DN110 PE管约1136m,DN63 PE管约3371m,将该片区漏损率降至2%以内,着力将老村片区打造成为一个管网合格、供水保障、漏损达标的乡村供水先行示范村。

改造后供水开关总阀处

改造项目的落地实施获得了广大村民的支持,村民陈先生高兴地说:“收到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的通知,我们都很支持,困扰已久的用水问题终于有了解决方法。”

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供水管网改造沿线居民的用水影响,施工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防扬尘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连续作业、抢抓时间,及时完成了新管网的铺设安装工作,同时加装水质监测系统,切实保障居民用上安全水、优质水。

改造后居民沿线管道

仙斗村村委书记张俊耿告诉记者:“老村片区管网改造后,基本解决了因水压不足引起的停水现象,片区村民也向村委反映,改造后水流大了,水也更清了,以前水黄、有沉淀的情况也不存在了,大家都能用上‘放心’水,管网改造的效果深受村民称赞。”

改造前后老村片区用水情况对比

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人民群众对放心水、优质水的需求,是帮扶工作队做好“水文章”的不竭动力。接下来,帮扶工作队将持续发挥深圳水务人专业、实干、担当精神,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建设,擦亮民生幸福底色,交上一份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的满意答卷。

(原标题《以深圳标准打造乡村供水先行示范村!汕头市两英镇仙斗村两千多村民用上“幸福水”》)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蔡东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