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6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民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通报宣传周有关情况。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金山介绍了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组织情况和“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情况,随后和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海涛、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王东、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吴才贵就防灾减灾等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建设防灾减灾体系 护航深圳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金山发言表示,深圳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超大型城市,开展防灾减灾事业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要把灾害风险降到最低、灾害损失降到最少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而宣传周的目的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提升市民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其次,杨金山详细介绍了本次宣传周的具体安排,包括举行启动仪式、科普集市及装备展活动、专家参与访谈、制作宣传视频等,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提升宣传覆盖面,在全市掀起全民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的热潮。
此外,杨金山还介绍了近年来深圳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他表示,全市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并着力做好灾害风险防控工作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护航深圳高质量发展。
全力构建“应急第一响应人”城市网络体系
杨金山表示深圳创新建立的“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是由志愿者组成,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现场之前,他们可以开展初期就近应急处置工作,是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经市人大票决,“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被纳为深圳市2022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2022年,深圳市已培训考核10538名“应急第一响应人”,覆盖全市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学校等重点场所。按照工作计划,2023年深圳市将培训考核不少于2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逐步提高“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分布密度。到2025年,全市将累计培训考核不少于10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以及街道、社区的“应急第一响应人”网络体系,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防范气象灾害风险 助力城市安全运行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在被记者问及我市今年汛期的气象形势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速度加快,极端天气事件激增,深圳也同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预计今年汛期主要存在多个气候风险:降雨前少后多、暴雨集中、雷雨频发、台风偏多偏早偏强。市气象局将紧密监测天气变化,及时滚动订正预测。
为防范气象灾害风险,兰红平还表示市气象局将着力深化“31631”预警预报服务模式,提前3天发布台风和暴雨等重大天气预警,提前1天精确预报降雨区域、量级和重点影响时段,提前6小时确定高风险区域,提前3小时发布分区预警和风险提示,1小时内精细预报到街道级别;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构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开展暴雨灾害防御全社会防灾总动员,让市民收得到、看得懂、懂防御。
此外,市气象局还将推出8个“行业+气象”场景化服务,建立气象灾害联动机制,提高气象服务在城市安全运行中的作用;构建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闭环管控机制,提升气象灾害治理能力。
着力城市内涝防治 提高防汛应急管理水平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海涛在谈到内涝防治的准备工作时表示,近年来,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日益明显,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市水务局一直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推行了五年内涝治理方案,全面推进河道整治、生态海堤建设等工作,确保行洪排水畅通;同时,持续开展积水内涝点整治,已消除545个积水内涝点,解决了市民出行问题。未来,市水务局还将加强积水内涝联防联控,攻坚治理18处重点积水内涝点,定期复查,防止复涝,同时,还将加快全市洪涝风险图建设和成果运用,提高防汛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
进入汛期,黄海涛提醒市民朋友们要保持警惕,留意气象和水务部门的预警信息,不涉险即避险,做到五个警惕:一是警惕盲目探险,避免前往容易发生灾害的旅游景区;二是警惕涉水风险,避免接近水域;三是警惕异常声响,山区游玩时注意各种异常细节;四是警惕“慌不择路”,遭遇危险时向高处逃离;五是警惕盲目抢救财物或施救他人,确保自身安全,用科学方法进行救援。
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防治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王东表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我市共有52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大型或特大型隐患已全部消除,7个中型隐患点已列入整治计划;513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实施自动化监测,或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全面监测,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确保安全度汛,王东表示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快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已消除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9个,实现全市无大型及以上隐患点,同时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为汛期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将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
深圳正处汛期,王东呼吁市民避免进入山区沟谷,暴雨时、久雨后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一旦发现滑坡前兆,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及时拨打12350向政府部门报告。
打造5分钟消防救援圈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吴才贵表示深圳消防救援队伍为积极响应全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着力打造5分钟消防救援圈,目前已建成424座小型消防站,实现统一接警、调度、指挥,提升城市消防安全;优化队伍建设与定位,消防站“3+2+N”车辆编配和车辆编成行动模式在全市运行,建立东、中、西三大片区指挥部,实现指挥力量快速响应、快速到达。
此外,深圳还构建了“鹏消”专业队伍,配齐专业救援力量,进行多类专业技术实训,提升救援能力,分批开展了10余类专业技术实训,全市3914名指战员分别取得涵盖各领域的专业资质认证,专业救援技术队伍人数位居全国前列。
(原标题《做城市安全的“明白人” 深圳举行防灾减灾宣传周新闻发布会》)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1智慧保电系统赋能十五运,物联传感与数字孪生精准指挥,从场馆插座到高压设备一目了然
2泽连斯基:美国应对向乌提供远程武器持开放态度
3第138届广交会圆满收官,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届增长7.5%再创新高
4“4人笔试低于60分入围体检”?哈尔滨消防通报
5湾区少年逐绿而行!深圳学子在联合国舞台传扬中国低碳声音
6烂梗“侵”校园,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孩子们好好说话?
7146家企业的191个项目获评,彰显深圳创新实力“深圳企业创新纪录”出炉
8多措施为学生按下“减压键”,深圳有学校开始试行无作业日啦!
9深圳一74岁老人独自爬山失联,营救细节曝光:无人机定位在凹坑处找到老人,无大碍
10再创“双星”佳绩 深圳两作品获第二十届群星奖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看一下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