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岭街道上林社区:小市集传递大关爱 来深建设者把爱带回家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通讯员 贺俊修 卢依/文 曹国栋/图
2023-04-23 20:44
收录于专题:幸福园岭
摘要

​4月22日下午,上林社区清凤荣盛创投大厦1楼大堂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园岭街道综合性党员服务市集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4月22日下午,上林社区清凤荣盛创投大厦1楼大堂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园岭街道综合性党员服务市集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期市集针对八卦岭宿舍区居住众多外来务工人员特点,以“关心关爱来深建设者”为主题,量身定做“权益保障”“身心健康”和“亲子陪伴”三大板块,邀请市司法局、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包联单位区卫健局、八卦岭派出所及辖区重点企业或共建党组织国药一致公司、点亮心光社工服务中心、天威视讯公司、首脑美容美发培训学校党支部等与街道社区共同摆摊,共设置“三街一圈”20个摊位,吸引1500余人次前来赶集,通过扎扎实实的贴心暖心服务,让居民群众共享城市文明发展成果,更加安心居住、幸福生活,切实提高来深建设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政策+维权”——全链条提升来深建设者安全感

为了给有诉求的“赶集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政策服务街”设置了包括“书记面对面+两代表一委员”“民意征集”“反诈防骗、民警亮剑”“税务知识知多点”“惠企服务”“法律咨询,与法同行”“保护未成年,与您心相连”以及“禁毒防毒系民心”等8个摊位,发放“务工锦囊”500余份,综合法律宣传、咨询和维权服务等内容,为务工人员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全方位、全覆盖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通过面对面交流,现场共收集务工人员诉求29条,现场回答或解决诉求12条,不能立即处理的17条诉求均已记录并转给相关部门及时跟进。

“市集上发的这个很实用,我关心的问题在里面都能找到答案,上面还有维权热线,这下我们就能更安心工作了。”正在仔细阅读“务工锦囊”的外卖小哥小李表示。

“健康+便民”——全方位提升来深建设者获得感

聚焦辖区居民多样化“赶集”需求,上林社区积极邀请市直区直单位、共建支部及辖区重点企业共同参与,累计号召46名党员下沉服务,31名志愿者主动报名参加。

在“健康服务街”和“便民服务街”,市司法局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机关第四党支部组织下沉党员支摊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区卫健局机关党委结合职能优势向过往群众宣传个性化教育;园岭街道机关三支部创新提供“AI诊断”服务,吸引不少居民体验打卡;国药一致公司党委推出“健康护航,‘饮’你而来”摊位,为环卫工、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一个歇脚、喝水的“遮阳处”;深圳远东妇产医院党支部则负责“关爱妇幼零距离”摊位。此外,现场还设置“电动自行车上牌等你来”“‘植’此青绿”“爱心义剪”等摊位,为居民提供更多便民服务。

“通过摊位的宣传介绍,让我对即将面对的分娩和以后的小孩护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即使人在外地怀孕分娩,没有父母的照顾,心情也不再焦虑了。这样的活动对准妈妈们来说,很实用、很受益。”一位前来“赶集”的准妈妈开心地说。

“陪伴+分享”——多层次提升来深建设者幸福感

在本场市集中,“亲子活动圈”的3个摊位人气最旺,现场气氛最为活跃。在“‘绘’聚好时光”摊位上,参加活动的大小朋友用画笔和斑斓的色彩,结合“世界地球日”的环保主题,用各自独特的视角,描绘着心中最美好的家园;“童声‘阅’成长”摊位前则聚集了许多小朋友在翻阅喜爱的书籍,家长们表示希望能通过参与活动让孩子们主动阅读、爱上阅读、与书结缘,让阅读成为学习常态;在“能挑擅找,闲置变宝”摊位,许多居民正在翻翻找找,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我们租住的地方比较狭小,很多闲置物品丢了可惜、堆着占地,通过闲置变宝平台,交换各自所需或免费赠送,既环保又实用。”一位外来务工的爸爸对这个“变废为宝”的摊位赞不绝口。

“下次我们还来。”这是前来赶集的居民发自肺腑的肯定,也是现场摆摊党员暖心的承诺。爱出者爱返,党员服务市集不仅搭建了党员与居民之间零距离交流的平台,也展现了各级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决心与诚意。接下来,园岭街道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特别观察】

除了集中设置的20个摊位,本期党员服务市集还特别在上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设置了分会场,邀请驻点专业律师为辖区各小区党支部书记、物业管理处主任、业委会代表及居民代表讲解今年2月出台的《深圳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代行住宅区业主委员会职责管理办法(试行)》,现场解答了有关业委会组建流程、权利义务等问题,培养小区治理主体的法治思维,为推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遍地开花沃土培根。

据了解,近期,为进一步丰富市集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园岭街道党工委书记钟义应专门组织召开党员服务市集推进会,集中解决前一阶段开市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提出,要结合辖区实际,紧紧围绕贴近居民群众需求,提前统筹、链接资源,精心策划市集服务“摊位”,做到“三有四结合”,即“有组织、有主题、有成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上门相结合”“传统与特色相结合”“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在实践和创新上力求突破。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通讯员 贺俊修 卢依/文 曹国栋/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