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融合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是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3-04-20 23:29

“我们不再追求以前那种简单的、数量扩张型的GDP增长,而是追求能够增加国民财富且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经济增长,如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水平是否有切实提升。”4月18日、19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出席在穗举办的“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时,表达自己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郑永年强调,其关键一招在于要跨越“中等技术陷阱”。何谓“中等技术陷阱”?郑永年解释,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成熟产业的产能转移,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跨国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保留在母国,若仅将成熟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旦成熟技术转移的红利被“收割”完毕,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又未能成功打开技术赶超的空间,其经济增长便会进入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目前,从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还处于中等技术水平。”郑永年指出,因此,推动自主研发、促进产业升级格外重要。在他看来,要建成如国际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一样的世界科创中心,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实现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满足三大条件,即必须拥有一批具备基础科研能力的大学和机构、必须拥有一批能够将基础科研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企业和机构、必须拥有足够支撑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转化的金融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恰具备这三大条件。广州生物医药基础雄厚,不断优化创新;深圳聚焦“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香港以金融为强项,并拥有8所公立大学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才制度和科研创新体系;珠三角企业在应用技术方面的转化能力颇高,令珠三角在过去几十年间成为世界制造工厂。郑永年表示,只要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加快融合发展进程,在科技创新、教育人才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家就都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出彩”。

“珠三角制造业非常发达,在过去30多年里,主要以应用技术为主。假设我们现在的中等技术水平大概在4到7级,接下来就要在应用技术上再进一步,做到8至10级,同时又要努力实现0到1的突破。”郑永年提出,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不能简单地把GDP的增长等同于高质量发展,而是应通过技术进步去推进产业升级,从而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要实现“从1到10”的应用型技术转向“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深圳作为科创中心,也应有这样的使命担当,将“20+8”产业政策实化、细化。

“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是,人才去哪里,资本就去哪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关键是资本和人才,但人才是最重要的。”郑永年说道。他发现,美国三分之二的独角兽初创企业是由第一代移民或第二代移民创办的,移民带来的思想文化冲撞,就如同化学反应一般激发创新速度和活力。吸引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其他区域相比的优势,也应为未来在国际经贸竞争中抢抓机遇的方向。

(原标题《郑永年:融合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是实现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