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ro到Max,“广东制造”的迭代又开始了!
南方+
2023-04-12 07:52

上天入海,“鲲龙”AG600M全力冲刺适航取证,让世界记住中国造;

闪耀全球,格力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万众创新,潮州三环多个研发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让世界拥抱中国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广东视察。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东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不断推动优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广东企业如何跑出“加速度”?

上天入海

步步都是尝试,步步都是突破

“这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飞机。”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领才经常这样向别人介绍他的宝贝。

他的宝贝正是世界在研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鲲龙”AG600M试飞。资料图

“鲲龙”AG600是珠海土生土长的“国之重器”。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该公司珠海基地考察,听取了AG600研制汇报。

▲“鲲龙”来了!AG600M在珠海进行适应性训练 (视频来源:央视军事)

2012年到2022年10年间,科研团队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构建起主要机载和动力系统及零部件国内百分之百自主供给配套体系,形成50项创新“成果树”,为鲲龙锻造了坚硬科技“铠甲”,并先后成功完成陆上、水上和海上三次首飞。


“鲲龙”AG600总装厂房。资料图

滑行、昂首、爬升、飞上云霄……

现在的鲲龙AG600M,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到60吨,最大投水量达到12吨,巡航高度提高到7600米。

今年春节后不久,黄领才的“宝贝”跨进了新阶段。第四架“鲲龙”AG600M首飞成功,AG600M全面进入适航取证试飞阶段。

▲现场视频|第四架“鲲龙”AG600M首飞成功

要完成适航取证,并不容易。

28个,这是AG600待解决问题的最高纪录数;2024年底,这是AG600完成灭火型的适航取证时间点。

对中国航空工业而言,研制如此大体量特种飞机,当属首次;放眼世界,类似型号的飞行器也不多见。“可以说,AG600研制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中国大型特种飞机的尝试与突破。”黄领才说。

“鲲龙正”带着自主创新的坚硬科技铠甲,带着广东本土百年的飞机梦,飞向世界。

闪耀世界

让世界爱上广东造

产线上,烙刻着格力品牌标志的工业机器人正高质量完成各项质检工序;

通道里,AGV导航车与智能电子仓实现智能调度、精准配送。

这里,是格力电器生产车间。

“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自主创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介绍。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关铭荣 摄

格力怎么做的?

先看体系。“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下设16个研究院、152个研究所、1411个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和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再看经费。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的研发经费,如此一来格力电器实现了“两条腿走路”:既掌握空调相关领域核心科技,还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目前,格力电器是家电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

最后看人才。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力电器考察,作为格力电器的青年技术干部代表,王亚东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动化团队的研发成果。

过去这几年,针对诸多“卡脖子”关键性技术难题,王亚东带领团队重点攻关,陆续取得重大进展。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关铭荣 摄

“我们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有决心也有信心,在自主创新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王亚东说。

如今,格力电器产品已远销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好空调格力造”到“让世界爱上广东造”。格力,正闪耀世界舞台。

万众创新

从一粒“工业大米”出发

你听说过“工业大米”吗?

企业生产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被称为“工业大米”,将其比肩大米,重要性不言而喻。

MLCC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但其研发技术难度大、壁垒高。举个例子,一部手机就有1000多只MLCC,一辆汽车里有1万—3万只MLCC。

企业生产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资料图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州三环视察。现场聆听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潮州三环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邱基华,更加坚定了勇闯创新“无人区”、努力突破制约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走更高水平的自主创新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MLCC个头越做越小,蓄能作用越来越强,应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宽。”经过近两年潜心钻研,潮州三环将“工业大米”MLCC在高容量、小尺寸两个技术发展方向上取得新突破,加速了国内高端电子元器件的研发进程。

潮州三环公司展示版。资料图

三环成功的秘诀来自一套创新驱动循环,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调研一代。目前,公司产品已延伸到电子元件、新能源、智能化、光通信、移动智能终端等应用领域。

三环集团研发室。资料图

“我们将继续聚力技术创新,寻求产业突破升级。”邱基华说。

从传统陶瓷“变身”光通信用光纤陶瓷插芯,成为建设5G机房的关键部件,潮州三环用一项项“硬核”的电子元器件告诉世界,从“广东制造”到“广东智造”,我们一直在奔跑。

在新时代勇闯新世界,

广东制造业,跑起来了!

(原标题《从Pro到Max,“广东制造”的迭代又开始了!》)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陈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