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一出,回响不绝|北京观察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3-04-11 18:44
收录于专题:咏春

近日,深圳出品舞剧《咏春》全国巡演登陆国家大剧院。在京三天之内,上演五场演出,以精妙编排与出色的演绎惊艳首都。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全程记录了《咏春》在京掀起的“武(舞)林热潮”。从开演之前,五场门票早早售罄,社交媒体上“未演先热”;到开演之后,演员多次返场,每场谢幕时间超过十分钟,观众全体起立,久久不愿离去……

这部深圳出品的文艺佳作,在诠释岭南文脉、呈现深圳文艺气派的同时,又成为了深圳引领文艺事业发展播下的又一颗种子。

01

媒体竞相报道

这颗种子的成功播撒,离不开城市文化精神的厚植涵养。

据了解,舞剧《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

这部出自深圳的文艺精品,根植于岭南文化,链接着内地与香港一衣带水的同袍情深,而其所选择的题材切口,也在对中国武术中所承载的大国自信、民族智慧的传达中,拥有着恰到好处的美学表达和对外传播意义。

多家媒体便被《咏春》深深吸引。据不完全统计,仅此次北京站巡演,便有累计65家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

在北京站演出收官夜,央视《新闻联播》专门对《咏春》予以关注。其中提到,舞剧《咏春》突破性地将“咏春拳”和“香云纱”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融入舞蹈,用双故事线展现拼搏精神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华社则引用专家观点指出,舞剧《咏春》将非遗文化与岭南民俗风情对接,融合多种武术和舞蹈语汇,这样突破性的表现方式“将为大湾区的文化融合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人民网在报道中提到,舞剧《咏春》将五大功夫门派咏春拳、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中的武学招式结合古典舞、现代舞的舞蹈特质集中呈现

光明日报指出,舞剧《咏春》巡演所到之处皆是好评如潮、反响热烈,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创新迸发出的巨大魅力和精神感召。

北京当地主流媒体北京卫视、北京日报也聚焦《咏春》在京期间的演出情况,纷纷给予赞赏。

北京日报指出,作为深圳重点打造的精品力作,《咏春》集全国顶尖创作资源于一身,不断凸显深圳风采与精神魅力,彰显着这座城市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决心与实力。

凤凰卫视在报道中称赞《咏春》将当代舞蹈和传统武术进行融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包容奋斗跨越时空、相互呼应。

02

业界回响不绝

北京向来是文化艺术中心,也是艺术市场的焦点。此次《咏春》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记者便遇到了不少专业级观众。

精准的题材捕捉、深刻的创作意涵,再搭配上绝美的舞台演绎。这部深圳出品的文艺佳作,在专业观众和业界之间,激荡出了长长的回响。

4月7日首演当晚,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就在演出结束之后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咏春》将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相结合,展现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4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是深圳人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进入新时代,深圳的文化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写就了中国舞台上的《咏春》。”

4月8日晚,记者在剧场“偶遇”了专门前来观剧的著名演员靳东。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他对《咏春》赞不绝口,表示演出效果“非常震撼、无可挑剔”,“达到了天花板级”,是很能代表深圳水平的一部优秀作品。

4月9日上午,舞剧《咏春》专家研讨会在我国舞蹈专业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举行。会上,专家学者盛赞《咏春》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标杆性文艺精品,寄望“深圳出品”更多彰显深圳城市风采与精神魅力,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坚实基础。

来自业界的声音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咏春》的绝佳口碑不断扩散开去,更进一步验证了这部作品的质量。

03

“破圈”好评如潮

《咏春》带着浓浓的岭南风味吹暖了北京的演艺市场,在收获业界不绝回响的同时,更在新浪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赢得了一篇篇真挚好评。

“咏春不愧是第一部让我走进剧场的舞剧……”

“连眨眼都觉得是不尊重自己,看一眼就知道什么是经典和永恒……”

“全程2个多小时探着上半身看完的,每一帧、每一个画面都不想错过……”

在演出现场,记者也特别注意到,除了全程“无尿点”、精湛的舞武融合表演外,演员在谢幕时刻的“固定”环节“冲台”,成为了演员和观众之间无形但有声的默契。不少观众更是在演出结束后在网上发文,都纷纷提到“多次返场”、“谢幕冲台很热血”、“值得二刷”。

这些评价自然发端于演员与观众之间毫无保留的情感互动,不仅成为《咏春》大受追捧、获得市场认可的印证,更再次形成一波波传播热潮,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走向剧院、走进《咏春》。

用心观剧、用心repo。实际上,网络传播正是舞剧《咏春》此次实现“破圈”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之一。

2022年12月31日,《咏春》的精彩片段登上B站跨年晚会,视频播放量各平台超2亿,在今年年初便及时预定了年轻人新一年文艺作品打卡列表。

而翻看抖音、微信视频号等视频网站,许多分享剧作片段的帖子热度很高,更是让《咏春》的影响力从剧场剧院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在线上的一次次接力转发、热度扩散中,积累下一批线下观众。

“当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它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在《咏春》导演周莉娅看来,相比过去一代观众纯粹接受的状态,现在的年轻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意愿,“这使得作品的维度和广度更加开阔了”。

04

结语

从深圳走向全国,从一拨观众走向全网关注。外界给出评价,称舞剧《咏春》坐拥“四大”武器,成就口碑佳作。

“四大”分别是:武术世界的大IP——咏春拳、曾执导《只此青绿》等名作的舞坛大导演——韩真和周莉亚、“双非遗”结合的大美——咏春与香云纱、跨越时空两段“追梦”的大善——平凡人的英雄故事。

但在记者连日来的采访感受来看,“四大”或许还要再添一样——孕育涵养于深圳的大环境。

正如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所说,“从新时期到今天,‘深圳人’已经成为独具内涵的三个字。”

在他看来,在这部作品的内容表现中,特别是追光人,让人仿佛感受到了深圳人的一个影子,他是叶问的追光人、追踪者,也是一个追梦人、感悟者,展现了知难而进、扶危济困、携手相助、向往明天的奋进精神。

“这样一部舞剧诞生于深圳,并非偶然,深圳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而深圳出品亦着墨于中国表达、国际表达。”宋官林表示,立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经历,深圳不断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这或许便是舞剧《咏春》赢得交口称赞、收获回响不绝的法宝。

图片来源: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原标题《〈咏春〉一出,回响不绝 | 北京观察》)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