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南头古城、甘坑客家小镇等“深圳特色文化街区”人流如织,街头巷尾摩肩接踵,书写着深圳人的悠闲、惬意。继2021年10月,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官宣授牌后,目前,中英街、东门老街、艺展中心等11个特色文化街区获得了第二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创建资格,正在积极改造、完善中。
“特色文化街区”是深圳践行“高质量文化发展”的创新之举。不同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厚重,需要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特色文化街区”或许不那么“源远流长”,但它同样是城市发展进程的见证与记录,是属于深圳人的集体回忆,其中有古城古村,也有创意街镇,还有高科技产业街区……在社交媒体上,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日渐成为新兴打卡之地。
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城市文化新空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深圳抓住用好“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以先行示范标准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特色文化街区,就是深圳“先行先试”的一次探索,为深圳创新。
深圳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甘坑客家小镇、大浪时尚创意小镇、大万世居、蛇口海上世界、华侨城创意街区、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街区——2021年10月,随着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授牌仪式在坪山大万世居举行,深圳首批“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全部获得认定。“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出炉,旨在挖掘深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构建“遇见美好深圳”、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城市文化新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街区。
南头古城活化与更新项目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如今如织的游人见证着城中村的惊艳蝶变;大鹏所城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改造中突出其历史元素,努力建设成世界知名的海防文化遗产小镇;海上世界特色文化街区则重点保留了蛇口历史人文、自然风情特色,并积极补充新业态;被称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则在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设中通过小切口、微改造,大幅提升街区公共场地利用率、整体视觉效果和业态布局,持续导入科技时尚文化等特色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时尚消费氛围,加速推动街区迭代升级……各种生机勃勃的创意活动,让这些历史街区和文化园区绽放了全新的活力。
重要节庆大型活动的城市“能量场”
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响起,舞麒麟、舞鱼灯、百人舞龙接连上演,4月2日上午,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专场展演在中英街鱼灯舞广场举办,吸引深港居民和游客驻足观赏。家住中英街的张阿婆说,这些非遗项目连接着深港两地居民的共同记忆。外地游客何小姐感叹,中英街曾经“大名鼎鼎”,亲临游玩,深刻感受到深港之间的血脉情深,“深圳有底蕴!”。2022年11月,中英街入选第二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创建资格名单。与中英街一同入选的还有东门老街、金啤坊艺术街区(啤酒厂艺术街区)、金龟自然生态艺术村落等11个街区,这些街区的改造提升工作也在规划之中,将为城市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今,这些深圳特色文化街区越发受到市民关注,成为重要节庆、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地、传承中华文明凝心聚气的“能量场”。
2022年12月,原金威啤酒厂改造升级的金啤坊作为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的主展场、“零号作品”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当时深圳城市级话题事件。金啤坊前身为深圳唯一土生土长的啤酒品牌——金威啤酒厂,承载着第一代深圳建设者奋斗不息、敢为天下先的建设者精神。金啤坊的改造设计,在保留工业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物基础上,将原本单一的生产线改造为多元的文化场域,打造以啤酒为主题,集公共文化艺术展示、市民休闲娱乐、数字创意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地标,成为新生代工业遗存创意样本。
流动的文化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榜单发布后,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将其列入“假日心水目的地”。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主开始关注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并发表“打卡”图文、视频内容。博主“小七在路上”发表的一篇华侨城创意街区的推文引发强烈共鸣,网友纷纷留言“一个来了不想走的地方”“值得N刷”“先收藏起来,走起”。这些特色街区令大家兴奋不已,好像发现了宝藏一般快乐。记者在深圳特色文化街区之一的南头古城采访时发现,这里人流如织,人气高涨。古城一咖啡馆老板何先生告诉记者,尤其节假日“店里生意没停过”。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保护。与历史文化街区不同,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提出“都市风情、文化内涵、产业特色、市场需求”,不局限于历史建筑、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文物保护,但它同样承载记录了深圳城市记忆,有工业遗存、产业发展、现代文化等。2022年9月发布的《深圳实施特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提出,“特色文化街区”是指以一条或多条现有街道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和项目集聚,形成产业特而优、功能聚而合、形态丰而美、机制新而活,集娱乐休闲、生活消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一体,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品位内涵的特定功能区域。过去何曾离去,未来已经到来。深圳特色文化街区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比如,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街区、大浪时尚创意小镇都是聚焦深圳特色产业的街区。
80后、“深二代”梁小姐告诉记者,虽然深圳不是古都没有特别厚重的历史,但她觉得,深圳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海上世界的明华轮就是我的童年记忆。”深圳本地人陈伯则表示,“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中的大鹏所城、大万世居等带有鲜明的深圳文化印记。据悉,今年,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将进一步推进。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深圳文化的表征。“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兴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一定是流动文化最活跃最激烈碰撞的地区,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丰富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流动的文化为深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原标题《都市风情 文化内涵 产业特色 市场需求 深圳:打造繁华都市里的文化宝地》)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