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内地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涉及跨境金额26.66亿元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3-04-06 12:39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已近2年,其具体成效如何?在4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云喜指出,截至2023年2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已有31家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为4.36万名个人投资者提供相关服务,涉及跨境资金汇划1.86万笔,金额26.66亿元。

据介绍,2022年,“跨境理财通”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试点银行平稳上线,投资者数量和资金划转稳步提升,成为畅通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一大亮点。2023年,随着港澳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跨境理财通”业务迎来新机遇,部分试点银行“南向通”业务在2月份增长超四成。其中,“南向通”资金汇划20.97亿元,“北向通”资金汇划5.69亿元。

郭云喜表示,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业务反馈的情况来看,目前参与“南向通”的内地投资者达1.21万人,参与“北向通”的港澳投资者达3.15万人。港澳投资者人数较2021年末增长1.3倍,增长速度是内地投资者的2.2倍。目前参与试点的31家内地试点银行,涵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等机构。其中,8家试点银行已同时与香港、澳门银行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为投资者提供理财资金闭环汇划渠道;20家试点银行同时开通“南向通”和“北向通”业务,使粤港澳三地投资者都能享受投资理财服务。

记者了解到,“北向通”可投资产品范围涵盖中低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和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南向通”可投资产品范围涵盖中低风险等级的债券、基金、存款等产品。截至2023年2月末,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6.73亿元。其中,“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39亿元;“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4.34亿元。无论是“北向通”还是“南向通”,三地投资者的投资品种均已覆盖所有可投资的产品范围。

广州市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积极搭建穗港澳商事登记“跨境通”平台,由政府与国有投资招商公司、商业银行创新推出“政银企”三方合作模式。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牟治平介绍,这项改革免费为港澳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跨境流转、业务代办、刻章、邮寄证照等“一站式”服务,并为企业提供容缺登记服务和远程视频认证,解决企业申报审批过程中人员来回跑、材料来回退等问题。

据悉,其服务企业类型涵盖新设企业和存量企业,服务事项涵盖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近40个事项,实现港澳等地外资企业商事登记事项100%纳入“跨境通”服务范畴。在推出香港、澳门“跨境通”基础上,其率先将服务从粤港澳大湾区延伸至新加坡、欧洲和以色列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跨境通”服务范围。

该“跨境通”推出后,港澳等地外资企业在黄埔的商事登记全流程办理时间从平均一个半月压缩到9天以内“足不出境”即可完成,时限压缩80%。据统计,2022年,黄埔区共为超100家香港、澳门等地外资企业提供“跨境通”服务。截至2023年3月底,该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金)3212.03亿元,同比增长45%。此外,南沙区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率先将内地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服务延伸至境外地区,实现港澳居民可网上申请并离岸自助打印领取营业执照。

“我们指导内地试点银行与港澳银行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在账户服务、跨境金融服务、系统对接、信息管理、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形成一套适应三地法律框架和监管要求的业务模式。”郭云喜说道。

(原标题《截至2月末已有31家内地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涉及跨境金额26.66亿元》)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