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大湾区“软联通”?广东发布首批20个典型案例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3-04-06 12:25

4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第五个年头及粤港澳恢复正常通关之际,20个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公布,有助于社会各界以形象化、具体化集中呈现的方式增强对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内涵外延、建设成果的直观认知,进一步凝聚大湾区共识、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没有先例可循,规则机制的联通对接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广东积极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明显成效。为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方案》。

本次遴选共收到有关单位申报案例71个,从中择优遴选出第一批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20个。“第一批20个典型案例涵盖要素跨境流动类8个、民生融合类5个、营商环境类7个,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创新性强,是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社会关注度、共识度、感受度比较高的重点政策。”朱伟表示。

这20个典型案例分别是:

(1)粤港澳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

(2)港澳律师实现在大湾区内地九市便利执业

(3)财政科研资金实现跨境拨付使用

(4)“湾区社保通”推动粤港澳社保事业深度融合发展

(5)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车辆备案模式

(6)粤港澳共推“湾区标准”

(7)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实施“合作查验 一次放行”自助通关

(8)“港澳药械通”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9)“域外法查明通”:科技赋能破解域外法查明难题

(10)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师资格互认模式探索与标准制定

(11)“跨境理财通”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12)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

(13)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助力航空货物便捷通关

(14)广州创新搭建穗港澳商事登记“跨境通”平台

(15)深圳在香港发行全国首只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16)珠海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医保衔接新模式

(17)江门创新港澳居民“零出关”办理内地政务服务模式

(18)横琴打造琴澳跨境法律服务新模式

(19)前海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20)南沙创新粤港交流合作机制

据介绍,首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边检查验快捷通道模式,实现内地与港澳口岸快速自助通关;开展港澳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工作,首次突破港澳律师不能从事内地法律事务限制;广东财政科研资金打破“钱过境”政策障碍,首次实现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港澳自由流动。

在以“小切口”撬动三地民生融合“大变化”方面,“港澳药械通”打通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的通道,解决在大湾区内地工作生活的港澳同胞及内地居民临床急需用药用械需求;“湾区社保通”打造网上平台实现服务事项“湾区通办”,超30万人次港澳居民参加广东社保;“跨境理财通”已为粤港澳三地4.36万投资者办理跨境理财业务;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实现重疾保障价格、责任和服务水平全面对接港澳,获得市场普遍认可,累计承保超11万人次。

在强化先行示范效应方面,“湾区标准”创新大湾区标准服务供给模式和规则对接路径;前海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率先探索域外法适用机制,对推进法律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积累新鲜经验;跨境信用报告格式规范为深港澳跨境信用互认奠定基础,也为中国与世界范围内其他经济体跨境信用合作提供借鉴。

“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大胆闯、大胆试。”朱伟指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一批标志性的“湾区通”工程项目,形成更多可见可知可感的典型案例成果,并以横琴、前海、南沙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为载体,推进粤港澳三地规则集成衔接,以“点”带“面”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切实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

(原标题《“软联通”→20个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公布》)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