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盈开讲“一本书店”:巨变时代,科创企业在大湾区的挑战与机遇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3-04-01 11:06
摘要

近日,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于盈在由前檐书店联合微众银行微众企业+共同打造的公益文化平台“一本书店”的活动上,谈起“大湾区科创企业的发展。

科技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着现有的规则,给各行各业和我们的生活带来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巨大变革和影响。近日,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于盈在由前檐书店联合微众银行微众企业+共同打造的公益文化平台“一本书店”的活动上,谈起“大湾区科创企业的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为题分享,在巨变时代,科创企业在大湾区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时代对面向未来的科创人才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于盈,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原凤凰卫视主持人

巨变时代,需要重新定位我们的认知

于盈认为,如今不知不觉中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些原来熟悉的概念内涵、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例如“领导力”,在已知世界里,即在当前传统的行业或成熟的企业中,领导无非就是要做好规划、财务预算、计算好投资回报等,加之强大的执行力,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面对的问题,把既有的成功模式拓展到不同的领域当中。但当大家进入了没有既定路径可追寻的未知世界,比如在创新项目、初创企业或发明创造中,“领导力”这个词就变成了:选择和决断力而不仅是管理能力,能否快速带领团队快速试错调整,在压力下做的更好,并坚持不懈地朝目标靠近。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大家深入思考:什么是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特别是在ChatGPT横空出世后,什么反而能够凸显人类创造力和竞争力?她说,一些看起来效率低下的事情反而不会被取代。比如科学研发、科技创新,需要通过不断试错去拓展边界。另外,像面向人类服务的,涉及情感关怀有温度的事情,也是机器没办法很好替代的。

另外,社会的准则也在重塑。比如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消病延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生命的介入要到什么程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蝴蝶效应愈加明显,产生了很多单靠一个机构\地区\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人们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去讨论和展开合作。

转型时代,大湾区将迎来哪些机遇?

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在这个转型的时代,充满了机遇,也需要我们有所创新。

于盈认为伴随每一次中产的崛起,都会有一些全球性的消费品牌由此诞生。在中国,约有3-4亿的消费力等待着被激发,我们身处同一块文化土壤,对用户有着天然的亲近和了解,新一批的全球性品牌很有可能就诞生在中国,只是看谁能把握住机会,找到人们还没被满足的的痛点和需求。

在产业方面,大湾区也占有优势地利。回顾过去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来自中国的企业占其1/3,大湾区企业则占中国企业的2/3,深圳企业占到大湾区企业的一半。如果好好把握好这些上下游供应链,提升创新效率,我们的迭代速度和成本将几倍优于硅谷。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之下,也看到年轻人的机会。他们本身就是高科技消费品的使用人群,天然地能亲近人群,洞察用户需求。而且年轻人包袱少,敢于拥抱时代、拥抱风险。深圳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像大疆等都是由20多岁的年轻人做出来的优秀公司。

她说,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和琢磨,个人的定位是什么?究竟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她在《盈得:与百位领航者探寻教育创新》一书中总结出六点:好奇驱动、找到激情、快速适应、跨越学科、协助共赢、价值引领。面对不确定性,最重要的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知道自己未来想走什么路,自觉践行终身学习准则,可以连接不同领域、地域的人与知识,能提出创新想法并付诸实施且能快速适应未来,愿意不断尝试,不畏惧挑战和困难,为改变世界而不懈努力。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