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龙岗区第十届“职工之星”决赛在深圳红立方举行。首场“职工创新之星”竞赛,吸引来自全区各街道、各行业的36名优秀职工参与角逐,他们用站立式脱稿演讲的形式,在大数据、智能设备、模具、手术机器人、眼镜制造等多方面进行创新理念的分享。经过激烈比拼和评委专家的共同打分,最终闫昱晟、徐志辉、吴园园、尹义、王达、吴仲兵、李丛、邓新桥、李爱源、刘小华等10名优秀职工成为龙岗本届“职工创新之星”。
据悉,龙岗区第十届“职工之星”系列活动旨在展现全区广大职工激扬奋斗者的精气神,追梦人的新作为,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主旋律,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为加快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不懈奋斗。经过海选初赛选拔,全区共有36名选手晋级第十届“职工创新之星”决赛,47名选手晋级“职工技能之星”决赛,44名选手晋级“职工班组管理之星”决赛,42名选手晋级“职工才艺之星”专业组复赛,49名选手晋级“职工才艺之星”非专业组复赛。
“职工创新之星”决赛现场,36位选手分别对自己精心准备的项目进行演讲汇报,内容涵盖项目简介、项目特点及应用前景等。记者了解到,当天参赛的不少选手在各自行业领域深耕数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见解,持有多项相关领域的核心专利发明。其中,来自宝龙街道的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闫昱晟在现场表现出彩,拿下全场最高分。
据介绍,他作为公司内部项目研发的系统控制组代表和负责人,参与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多项技术突破,一年内申请专利10项。其参与的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MP1000项目对快速提升我国机器人手术临床应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参与的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SP1000项目,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单孔手术机器人产品。“龙岗‘职工之星’这个舞台,对我们职工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大家非常需要的一个舞台,体现了龙岗区对广大职工的关爱,获评此次‘职工创新之星’,让我深受鼓舞,未来将立足岗位,奋发有为,为公司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闫昱晟说。
来自深圳市铠迪眼镜有限公司的许江涛,作为公司技术总监首次参赛便闯入“职工创新之星”决赛,他在现场展示了眼镜制造的创新设计,并讲述了获得的两项相关专利。据悉,由他创建的珐卡木眼镜品牌,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填补了国内专业木质眼镜品牌的空白。在他看来,龙岗“职工之星”评选活动让学有所长和一技傍身的职工有了更大的展现平台。“参加这个比赛对我们自身也是一个突破,能够通过竞赛培训得到进一步锻炼,提升在工作中的自信。”
为了凸显比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龙岗区总工会在本场比赛中还邀请了专业评委对每位选手的项目进行点评。每位专业评委在听取演讲汇报后,都会对选手提出建议,并从项目的实用性、推广性、创新性、社会效益价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参加竞赛的职工们都很优秀,口才、台风包括回答专家评委提问的思路,都非常清晰,这说明龙岗区的这些创新之星不只是有好的创意想法,他们更善于去交流、去表达,把自己好的经验向外界,向社会去展示。同时,通过龙岗‘职工之星’平台,能带来员工、企业间的交流展示,专家评委和各个选手之间也会有各种互动,对于龙岗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进一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龙岗产业腾飞。”深圳市创业导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书记兼院长、评委代表湛邵斌表示,希望龙岗区多举办类似活动,给员工和企业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
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副教授,评委代表马雷在上一届龙岗“职工之星”活动中,也作为评委专家参与打分点评。他认为,此次第十届“职工之星”评选相比以往有了更大的提升。“无论从选手着装还是现场表现来看,都有了一个质的新飞跃,而且每一个选手对创新点的表现非常突出,色彩鲜明,现场组织有序,每位参与的职工都勇于展现自我,我觉得这样的好平台应该坚持办下去。”
当天,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闫昱晟、徐志辉、吴园园、尹义、王达、吴仲兵、李丛、邓新桥、李爱源、刘小华等10名一线职工,从36名参赛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龙岗区第十届“职工创新之星”,生动展现了龙岗“工匠人”精湛的技能和勤奋劳动、创新劳动的时代风貌,进一步激励了广大职工学习先进,脚踏实地,在平凡岗位上拼搏奋斗的决心与信心。
接下来,龙岗区第十届“职工技能之星”决赛、“职工班组管理之星”决赛、“职工才艺之星”专业组复赛、“职工才艺之星”非专业组复赛将陆续进行,敬请期待。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董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