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就是睡得香?关于睡眠的八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康宁 文/图
2023-03-21 16:19

3月21日是 “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之源”。《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中国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小时,47.55%的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16.79%的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睡眠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睡个好觉也成了许多人的共同诉求。

3月21日,针对市民常见的睡眠误区,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医学科团队在科普直播中做出解答。

误区1:睡觉打鼾就是睡得香?

睡觉打鼾很常见,通常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打鼾过程戛然而止,隔了几秒又重新开始打鼾,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睡眠呼吸暂停会引起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还会诱发冠心病、脑血栓。如果日常会被自己的呼噜声吓醒、睡觉时觉得憋气等,建议进行呼吸睡眠监测排查OSA。

误区2:睡觉做梦就是睡不好?

梦不是疾病的表现,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不管有没有梦的回忆,或者有没有梦感。每人每年大概有600个小时在做梦,会体验到1500个左右的梦境。所以不能说做梦了就表示没睡好,睡眠质量与做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因做梦感觉睡眠断断续续,或被梦惊醒后难以入眠,则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误区3:失眠了,不能吃安眠药?

如果失眠对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可以使用安眠类药物干预。但要注意,失眠存在不同症状,建议在医生评估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遵医嘱服药,而不是听说什么药好就跟“跟风吃药”。

误区4: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时?

睡眠好坏,不以睡眠时间的长短作为评判标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睡眠时间需要量都是不一样。如婴幼儿、青少年睡眠时间比成年人多,而老年人需要的时间则较短。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也可能存在睡眠需要量的差异。一味地执着于“8小时睡眠”,不仅不会让人睡得更香,还可能会造成一些人必须睡足8小时的“睡眠焦虑”。

误区5:晚上熬夜/没睡好,补一觉可以补回来?

想补回跟正常睡眠的质量一样是比较难的,但科学地补觉比不补好一些。前一天熬夜或睡不好,可以在不扰乱生物钟的情况下,选择第二天中午小睡半个小时或者晚上提前半小时入睡,保障第二天晚上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但要注意,熬夜1-2晚后补觉有效果,但对长时间的熬夜,效果并不佳,所以还是要规律作息、少熬夜。

误区6:熬夜会让人变傻?

越熬越傻,这是真的。研究发现,进入深睡眠期,大脑的“排污系统”才能高速运转,把脑内的代谢废物清理出去。而深睡眠往往集中在前半夜,因此,经常熬夜,会减少深睡眠,进而导致β淀粉样蛋白显著增加,为若干年后的痴呆打下“良好基础”。熬夜所致的睡眠不足,还会干扰海马体依赖的记忆巩固,让你的记忆力下降。即使只熬一个晚上,你的认知功能也会下降持续一周的时间。

误区7:睡前不能运动?

一般情况下,睡前3小时内不适宜运动,因为运动会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导致神经兴奋,体温上升,反而不利于入睡。

误区8:睡前喝酒能助眠?

有些人认为喝点酒能帮助入睡,其实是错误的。虽然酒精可能最初帮助我们产生困意,但酒精的作用消失后,人可能半夜醒来,反而更加难以入睡。也就是说酒精会干扰人体的睡眠系统,让睡眠变得比较浅,比较片段化。

(原标题《打鼾就是睡得香?关于睡眠的八大误区,你中了几个?》)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一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康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