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学者共论岳立功《白祭坛》:写透了湘西的血性与家国精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3-19 20:57
摘要

18日,岳立功《白祭坛》新书推介暨作品研讨会在福田区文化馆·音乐主题馆一楼沙龙区举行。

3月18日,岳立功《白祭坛》新书推介暨作品研讨会在福田区文化馆·音乐主题馆一楼沙龙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文联、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福田区作家协会、深圳市宇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

小说《白祭坛》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湘西籍作家、著名编剧岳立功的最新力作,为已经出版并改编成40集电视连续剧的长篇小说《喋血边城》的姊妹篇。本书以抗日战争前后阶段为历史背景,以湘西竿军从全盛至衰亡为主线,描写了官、商、匪三个不同家族两代人的生活路径,折射出一段民族的抗争路途和光明之旅。

《当代》杂志副主编,著名作家石一枫指出:关于湘西的书写,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极其特殊的题材,以沈从文起,此后有黄永玉、田耳等人,描绘了或超然世外的田园牧歌,或红尘起伏的魅惑之地。岳立功的湘西书写,在这个脉络上又有其与众不同之处。长篇小说《白祭坛》主要张扬的是湘西人的血性与家国精神,无疑更加入世,也更有切肤的痛感,他笔下的湘西是一个兼具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与历史震撼的湘西。这样一种湘西精神在深圳扎根,流传,弘扬,也可视为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将小说写作的年代与写作小说的年代并读,也能令人产生不同一般的感触。

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作家,评论家周西篱认为:《白祭坛》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湘西人的血性,讴歌不该被历史湮灭的竿军的民族气节和英雄主义精神,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作家丰富的经验积累、强大的文化蕴藏,以及热烈饱满的情绪和感情,成为这部水与火交融的作品的有力支撑。小说情节推动有序,故事密度大,画面感强,特别有感染力,充分体现出作者在写作时具有的编剧意识和创作优势。而在创作手法上,作者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传统文学的古典叙事方式糅合一起,尤其在地域文化书写和传统人情人性方面的深挖,创造出具有一定美学风格、朴实而又扎实的小说文本,对于文学的地方性书写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李德南认为:《白祭坛》是一部在湘西书写上有重要突破的长篇小说,既继承了沈从文等作家的湘西书写传统,又显示出不一样的艺术个性,在题材等方面也有拓宽。它试图回到湘西的历史深处,重构湘西在近现代以来荡气回肠的历史。这部小说对历史、写作有郑重之心,既尊重历史,又不忽视小说作为一门艺术的魅力。小说中的很多人物有原型,事件有出处,材料和虚构又融合得很好,能够做到虚实相生。它还注重探索小说叙事手法和影视手法融合的写作路径。《白祭坛》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很重视场景的营构。和一般的小说不同的是,它的对白比较多,并且人物的对话富有个性,在小说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可以看作是影视的表现手法在小说创作中的融入,也是这部小说艺术个性的重要部分。

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博士、作家王国猛从立功、立言、立德三个角度谈岳立功创作的湘西三部曲,认为岳立功用三十年功夫写深写透了湘西,为湘西军人的后代、为那块土地上的人民立了传也立了言,影响深远。他希望岳立功继续写新时代的三部曲,继续为深圳的文学大厦建功立言。

深圳市作协副主席兼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爱成表示:《白祭坛》是令人耳目一新、感到惊讶的一部历史题材力作。书中所述战事频仍,但绝不是当下网络小说那样的穿越想象,而是建立在丰厚扎实的知识之上。岳立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山川地理、民俗礼仪、自然风物、商业贸易、神巫医术、行军打仗、权谋政治,各色人等种种心理,一年四季世间万物,岳立功尽在掌握,轻松还原,信手拈来,湘西在他的笔下是一个活生生可触可即的大千世界。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授安裴智认为:岳立功以半生心血为湘西立传,三部曲以如椽巨笔激情抒写湘西这片神奇热土近现代一个世纪的沧桑历史,在湘西、深圳乃至全国文坛均有里程碑意义。《白祭坛》在主要事件上忠于历史,又能展开合理的艺术想象与虚构,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作者塑造了许多湘西竿兵热血男儿的文学形象,借儿女情长写家国重任,以点带面,双线并进,以竿城满山绽放雪白刺莓花犹如一个巨大白祭坛为喻,传递了厚重而有悲剧美感的历史情怀。作品艺术地再现湘西竿军浴血抗日的壮丽史诗,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将雄浑壮美的史诗风格与秀美生动的民俗风情描写结合起来。悲壮的场面,气吞山河的笔力,有悲剧美感的情节冲突与湘西竿兵英雄壮志凌云的家国情怀水乳交融地糅为一体,读来使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具有思想的穿透力与文学情感的感染力,是深圳市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领域多年不见的一部史诗式的力作。

《特区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阮雪芳认为:《白祭坛》从特定的历史事件切入,以精湛的叙事策略、宏阔的叙事视野,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维系一起。体量庞大,笔触饱满,自然气蕴流注其间,塑造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写出了地理谱系上真与烈的民性,以及卫国守土的勇士精神。在历史风云中极尽世情人性张力的描摹,书写湘西独特的人文价值,富有思想穿透力。

深圳市评论家协会理事王芳谈到:《白祭坛》一书出版如巨石投河,浪花飞溅,借此机缘,“湘西三部曲”以当代长篇小说中独一无二的题材、纵贯作者生命的写作之重磅,令2022年因疫情深锁而大有沉寂暂歇之势的文学界掀起一股奇特的青浪滩式飞瀑急湍,令以竿城(凤凰)为地域中心的“边城”在沈从文之后,因文学之名又一次闯入主流视线。该书今年已先后荣获2022“深圳十大佳著”和2022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小说奖”。

深圳著名作家、编剧杨争光谈到:岳立功先生用他三十五年的生命之功,120万字的长篇巨制,书写大湘西从晚清至抗日战争150年的历史风云,以文为酒,慨当以歌,是画卷,是歌哭,是祭奠......我想,一个人的生命有几个三十五年?岳立功先生的苦功和毅力令我敬佩。

湘地多名家,各个领域都有,且都是独领风骚的大家。文学也不例外,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流光溢彩的,不乏大家,多有华章。仅就湘西的书写,沈从文有其深藏隐痛的“抒情诗”;韩少功有其寻找文化根系、诡谲浪漫又深含苦涩的精彩大作。岳立功先生的《黑》《红》《白》则写出了不一样的湘西。至少,这是岳立功先生对湘西地域文化与文学的一大贡献。

我还想说的是,深圳文学的根系在各地各处。深圳文学首先是生发于这些不同的根系和血脉,与深圳杂交,抽枝发芽、开花结果的文学。这样的深圳文学还会继续发展壮大,与新的深圳书写一起,创造深圳文学的新的风貌。岳立功先生书写湘西的三部曲,无疑也是深圳文学的一大收获。

《特区文学》杂志社总编辑朱铁军认为:《白祭坛》是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佳作,岳立功以其独特的视角、精妙的构思和饱含激情的文字,还原了湘西的风土人情和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他笔下的湘西既有波澜壮阔的场景,也有精微细致的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历史的宏大,也可以品味身处具体历史背景下具体人物内心的丰富。《白祭坛》以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作者充分尊重历史,也对人物抱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突出,血肉鲜活,令人印象深刻。岳立功笔下的湘西厚重、磅礴、悲壮,丰富了读者对这块土地的认识。

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主席秦锦屏认为:《 白祭坛》是一部根植土地,荡气回肠的田园牧歌,亦是一部淋漓尽致的血性之作。作家岳立功用极具魅力的文字建构了特殊年代的湘西,用反观又通透的历史视角再现了湘西近现代的民风世相。这部作品立足家园,目极家国,以雄健的笔力,丝丝入扣的故事,张扬着生命的热气、血气、霸气。

福田区文联主席周炎中指出:多年来,福田区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以推动精品创作为目标,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举办了多项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岳立功是福田非常重要的一名高产作家,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向同道学习,向未来进发,助力福田文艺工作者勇攀文艺高峰。

【拓展阅读】

岳立功自述:

很小的时候在河边泅水堆沙塔就想象着海,那条清清的长河穿过无数青山,那不知名的远处,便应该是海。海是种迷人而朦胧的诱惑。

多年以后,我算是住在海边了。客居的苦处在距离,客居的好处也在距离。因为距离,那山那水那方土地总在朦胧中散发着温情,往往的苦楚也会如桅子花般飘溢淡淡的幽香,你会更迫切地想亲近它。因为距离便有了观照,你可以从容地研判那处角隅曾经发生的种种人事,梳理自己的思绪,你会更深刻地了解它。

湘西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神奇,却又是那么的容易被人误读,这种误读多少年来一直是湘西人的痛,沈从文的痛,我的痛。于是我多次说“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笔,努力揭开湮没近半个世纪的湘西神秘的历史面纱,还原她豪迈、惨烈、苦痛的历史真实面目。”从而立之年至古稀岁月,心心念念35年我的最大愿望就是为故乡袪魅,正名,续史。“湘西三部曲”的完成算是终于圆了我的梦。

故乡的长河总孕育着不安分的灵魂。山的子弟总想骑着马走出大山。但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一直蹲在江边的那座灰色城楼,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磁石般把那些偏离既定轨迹的企图拉回来,让你很难对其他的山水从骨子里认同。尽管你身居闹市你仍然觉得自己是个乡巴佬。许多当代人满世界地探索,却很难有人能真正走出那片可歌可咏可忧可怨的土地。这真是一个首尾相衔的怪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人绝大多数都是客居族,无论你有没有绿卡。深圳的文人几乎都是流浪文人,至少在精神上是这样的。

时间能产生积淀,距离也能产生积淀,恰如沙里淘金。为着物资的财富,人们纷纷往海边跑;欲求精神的富有,我们又逆水行舟,让灵魂重归于寂静的远山。

远山不知名,却是最实在的故园。尽管客居在海边的大都市,我愿意照样屏蔽窗外横流欲望,继续冷静地记述故土上那些曾经和尚在延续的故事。

活动方供图

(原标题《名家学者共论岳立功<白祭坛>:写透了湘西的血性与家国精神》)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克  三审 陈建中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