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举办“难题揭榜”火花奖颁奖典礼。为感谢全国火花奖获奖者对于产业界及科学界做出的重大贡献,华为组织了与部分获奖老师与专家的座谈会,华为总裁任正非发表了讲话。
任正非表示,华为目前还属于困难时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步。过去近二十年时间,华为投了几千亿培养了一批研究基础理论的科学家、技术诀窍的专家。他们一直在爬科学的“喜马拉雅山”。当华为受打压时,就请这些科学家到“山脚”来“放羊”“种地”……拿着“手术刀”参加“杀猪”的战斗。三年时间内,因为有国产的零部件供应,华为完成了13000多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多个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今年4月华为的MetaERP将会宣誓完全用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和语言,做出自己的管理系统MetaERP软件。该软件已经历了公司全球各部门的应用实战考验,有把握推广。目前许多设计工具也上华为云公开给社会应用,逐步克服了断供的尴尬。
任正非透露,2022年华为的研发经费是238亿美元,几年后随着利润的增多,其在前沿探索上还会继续加大投入;华为还在与高校合作,在一定的技术边界内探索人类的未来;2012实验室是以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为基础,探讨现实性的可能,没有目标考核;产品线是对产品的商业成功负责。
他还强调,过去华为大量的研究都与西方国家大学合作,目前已开始和国内大学加强合作,并承认是自身指导思想变化的原因。再往更前沿的路上,华为也会逐步在国内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会上,对于部分老师和专家的提问,任正非也一一做了回应,并对当下的热点和普遍关注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AI技术,任正非说,AI正在颠覆我们过去的认知。ChatGPT带来的机会是把计算撑大,把管道流量撑大,这样产品就有市场需求了。
未来在AI大模型上的应用会风起云涌,不止微软一家。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公司对人类社会的直接贡献可能不到2%,98%是对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促进,同时,AI服务普及需要5G的连接。在应用方面,AI大模型对工业、农业的应用有时比模型本身还有前途。但华为会聚焦做AI的底层算力平台,为建立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算力平台而奋斗。
对于教育,任正非特别提到了深圳。他说,深圳前段时间的改革很好,博士生做中学老师、小学老师,这是国家在进步。在小孩时期就要启发他未来的理想是什么,不要等他快老了再告诉他,这会错过最好的、最具创造性思维的儿童时期,这个时期可以允许他们有点步伐不一致,中国的未来需要百花齐放。
同时,任正非还强调要重视数学。“物理是数学、土木建筑是数学、力学也是数学......数学可以被用在各种地方解决问题,涵盖范围很广。”他说。
对于人才,任正非表示,华为需要有破题能力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对公司作用不大。比如“火花奖”就是破题,你也可能是“歪瓜裂枣”,除了破这道题,其他都不太懂。全面发展是培养领袖的,到博士不应该全面发展,在哪一个点有突破就行,应该改变对博士的评价体系,这对下一代孩子是很有价值的。
任正非说,进入华为,“天才少年”这个称呼就没有了,定位“天才少年”主要用于入职的定级定薪。如果被认为可以培养,职级就会被定得很高;华为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老、中、青相结合,从而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滚动。华为也不会垄断人才,允许员工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人尽其才,发挥价值,人才的关键是怎么用。
此外,华为对员工是选拔制,不是培养制,学生在选择进华为时要考虑适应性,不能只看到工资高,要看岗位是否符合兴趣爱好,以及愿不愿意在这里贡献。华为不能容纳天下人,也不可能让天下人适应。
对于科学,任正非表示,要把科学和技术分开。科学就是好奇心驱动、就是兴趣爱好,为了搞清楚不惜一切代价。有些理论和论文发表了,可能一两百年以后才能发挥作用;而做事的目的性那是技术,不是科学。
对于芯片,任正非说,这方面美国还是厉害,因为先进的芯片制造目前在中国还存在困难,但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弥补在芯片上的落后。例如华为建设大型云架构的系统仿真实验室,就是打造先进的“数字化风洞”,通过系统建模、分析、仿真、验证、优化来加快科研的迭代速度。同时,当地有很多优秀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也要充分利用好。
(原标题《任正非“火花奖”最新讲话:华为三年内已完成13000+颗器件的替代开发》)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