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深圳与古老的《大开通》摩崖石刻擦出怎样的火花?“大开通2023张爱国书法作品展”日前在深圳大学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呈现书法家张爱国所创作的55余件/组书法、篆刻作品,表达了他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最新思考和深刻体悟。
张爱国
张爱国1967年出生于江苏淮安。本、硕、博皆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200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
张爱国 《古今对话大开通》 141cm×259cm 2022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如何立足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张爱国所思所想。他在精研经典汉碑的基础上,对《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简称《大开通》)情有独钟,别有会心。自2001年以来,心摹手追,无间临池,并以其为抓手,展开了多种样式的创作尝试,推出了《足本大开通》《书非书》《中西古今合一炉》等一系列作品。
张爱国《大开通》
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兼具,书风雄浑大气壮阔。此次展览展出的张爱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开通系列”,成为现场的焦点,吸引着观众驻足欣赏。作为现代审美与书法传统相互交织的代表之一,“大开通”书法既古奥奇诡又抽象写意,它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展示张爱国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最新思考——为传统和现代两大几乎各自为政的创作取向寻索破局之道。张爱国植根于大气古朴的篆隶,向“大开通”的艺术境界勇猛精进。
张爱国《书非书》
《大开通》是指东汉永平九年刻于褒斜道(今陕西勉县)北石门溪谷中的摩崖石刻。何为“大开通”?张爱国解读说,“大”有大气象,大格局,的意思。“开”则指开拓,开辟,开创,而“通”有通达,融通之意。
著名书法家王冬龄认为,只有将深厚的传统功力与现代艺术的形式训练与修养连接打通,才能真正确立其现代书法的艺术语言。张爱国的“大开通”系列作品,可视为一个绝佳案例。
观众看展。
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看来,张爱国围绕《大开通》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展现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命题,一为“空间”,一为“字法”。在对《大开通》经年累月的观摩与钻研中,在这场横跨两千年的对话中,张爱国找到了打开“现代书法”大门的钥匙。
“这个展览呈现的是一位当代书法家对近两千年前一片摩崖碑刻的经年累月的研习。‘大开通’不仅是一种书法精神,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本次展览策展人操应旺如此表示。
开幕现场,嘉宾看展。
张爱国在深圳已举办过九场个展,此次在深圳大学的个展在他看来意义非凡。“在深圳大学迎来四十年校庆之际,作为一名从事书法教学超过三十年的老师,通过展览与讲座和深大学子交流,非常有意义。书法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艺术的审美教育是最具挑战的事情,我们要迎难而上。审美需要长期的磨炼、鉴赏才能建立起来,不应是硬植入或者‘快餐化’来实现。此外,还需要以诱导、对比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观众看展。
张爱国认为,深圳是一座年轻城市,年轻人很多,而且活跃,充满无限活力与创意。“我们一直强调书法艺术的创新求变,也是在讲创意与活力对推动创新的价值所在。”
观众看展。
据悉,此次展览由深圳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办,将持续至3月23日。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原标题《专访 | 书法家张爱国:以“大开通”连接传统与现代书法》)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