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公布。其指出,加快推进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气象科技纳入省级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并强化新丰国家大气本底站、深圳和茂名国家气候观象台等研究能力建设。
《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广东要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合理、功能先进、保障有力、高效安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具备印亚太区域监测、预报和服务能力,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5年,广东要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气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实施意见》显示,广东将加快完善太阳能、风能、温室气体等观测网,统筹建设农业、海洋、交通、生态、环境等行业气象观测网,实施远洋船舶等平台观测设备搭载计划,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精密气象监测体系。同时,加快健全精准化气象预报体系,支持完全自主可控的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优化,保障业务运行的高性能计算机资源,建立协同、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平台。
并且,广东将加快发展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研究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发展自动感知、智能研判、情景互动、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进“靶向式”预警信息发布,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精准度,进一步细化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停课、停工等触发机制。
广东还将加强铁路气象灾害预警,做好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机场群及珠三角、粤东、粤西港口群气象服务,提升多式联运物流气象服务能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天气期货,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此外,加快推进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广东分中心建设,支持建设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基地(湛江)、飞机人工增雨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水源涵养、粮食安全、农业增收等人工影响天气特色示范区。
(原标题《广东:将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
编辑 张克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