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甚于SARS 病毒感染人脑恐致癫痫
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及内科学系联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团队进行研究,首次发现新冠病毒比SARS的后遗症影响更深远,新冠病毒不但会入侵人类神经细胞,及人脑中皮质神经元、神经祖细胞,同时更会进行病毒复制。过去有分析发现,部分患者感染后出现失眠、失语、精神错乱,甚至癫痫发作。研究团队建议,新冠肺炎确诊者,康复后必须监测其中枢神经系统有否慢性或长期的后遗症,有关研究已于生命科学期刊《细胞研究》发表。
港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黄建东表示,研究提供新冠病毒能直接感染人脑类器官的首个实验证据,有助了解病毒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又认为未来需监测确诊者中枢神经系统的长期影响。
参与研究的港大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解释,人类神经祖细胞是「较年轻」的细胞,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主要攻击这类细胞,可致康复进度缓慢,这解释了为何部分病人嗅觉味觉感染后3个月仍未康复。孔续称,研究发现病毒亦攻击神经元,解释了为何外国有案例出现癫痫、脑炎等。
对于香港无此类个案,孔繁毅相信与本港很早用抗病毒药有关,反映及早用抗病毒药预防脑部并发症的重要。他称,团队下一步会利用上述感染模型试药找出治疗方案。
逾2成新冠患者肝脏受损 病情恶化风险高8倍
制图:荷洁
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今日(5日)发表研究,分析本港首1040名确诊者资料,发现23%患者肝脏受损;79名曾留医深切治疗部或病逝等的患者中,当中71%肝脏受损。团队推算肝脏受损的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是其他患者的8倍。
研究分析的患者当中大部分本身没有肝炎。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肠胃及肝脏科教授黄丽虹表示,患者肝脏受损未必是单一原因造成,其他原因包括肺炎引起反应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或患者服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利巴韦林或干扰素等药物,均会影响肝脏功能。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叶卓风说,使用上述3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肝脏受损的风险较不使用的患者高九成。黄丽虹表示,暂时未有足够数据作独立分析,但综合本港和外国经验,暂未见瑞德西韦会较容易导致肝脏受损。
编辑 张露锋